您的位置 首页 摄影培训

拍照什么时候光线最好,最佳拍照光线时间指南,抓住黄金时刻拍出完美照片

清晨的光线最适合拍摄柔和肖像太阳刚跃出地平线的半小时内,光线像被纱帘过滤过,带着淡淡的金色却不刺眼,这时候拍人像,模特皮肤上的毛孔和皱纹会被自然柔化,鼻翼两侧的…

清晨的光线最适合拍摄柔和肖像

清晨的光线最适合拍摄柔和肖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太阳刚跃出地平线的半小时内,光线像被纱帘过滤过,带着淡淡的金色却不刺眼,这时候拍人像,模特皮肤上的毛孔和皱纹会被自然柔化,鼻翼两侧的阴影几乎看不见,记得去年在西湖边拍晨练的老人,阳光斜斜地打在太极服上,衣襟的褶皱里藏着渐变的光影,根本不需要反光板补光,不过要当心晨雾干扰对焦,有次我拍特写镜头,自动对焦总往雾气里钻,最后改用手动才解决问题。

正午强光能创造戏剧性建筑线条

都说正午是摄影师的休息时间,但拍现代建筑反而要挑这个时段,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玻璃幕墙在12点时,会像棱镜一样把阳光切割成几何图形,去年夏天我蹲点拍摄,发现楼宇阴影与受光面形成锐利的夹角,后期转成黑白片后像木刻版画,不过这种光线对相机是种折磨,CMOS传感器在40℃高温下连续工作,没过多久就提示过热预警,建议随身带块冰毛巾裹着相机底部。

雨后的阴天藏着最纯净的色彩

雨后的阴天藏着最纯净的色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暴雨初歇的下午三点,整个世界像被水洗过的调色盘,去年在婺源拍油菜花田,阴云把阳光调成2万K色温的巨型柔光箱,青瓦白墙的徽派建筑在湿润空气里饱和度翻倍,这种天气拍美食更惊喜,蛋糕上的奶油反光不会过曝,红酒在瓷杯里的透光层次分明,不过要当心镜头起雾,我有次刚拿出相机,镜片就蒙上水汽,最后用防潮箱里的硅胶干燥剂应急才解决。

日落前十分钟是风光摄影的黄金窗口

日落前十分钟是风光摄影的黄金窗口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太阳沉到离地平线6°角时,光线开始玩魔术,在敦煌拍雅丹地貌时,夕阳把土丘侧面刷成橙红色,背光面却透着蓝调,不用渐变滤镜就能拍出冷暖对比,但这个时段像赶末班车,最佳状态往往持续不到7分钟,有次我为了等云层移动,眼看着完美光线消失,最后发现连拍模式里第23张照片的云隙光刚好落在烽火台上,所以永远要多按几次快门。

城市夜景需要抓住蓝调时刻

城市夜景需要抓住蓝调时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太阳落山后18-24分钟,天空会变成天鹅绒般的深蓝色,这时候写字楼的灯光刚亮起,光比正好能被相机宽容度hold住,在陆家嘴天桥拍延时摄影时,我发现18:37的蓝色最纯粹,玻璃幕墙反射的天光与室内灯光形成冷暖平衡,不过三脚架要提前半小时架好,有次我忙着调整构图,等一切就绪时蓝色已经褪成黑色,只能靠后期强拉阴影来找补。

本文源于网友整理,不代表爱摄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若作品存在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