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摄影培训

摄影课程培训课程,专业摄影课程培训,从入门到精通

光圈大小决定画面虚实层次为什么同一场景下,有些照片主体清晰而背景模糊,有些却前后都清楚?关键在于光圈数值的调整,比如拍摄人像时,将f/1.8的大光圈对准模特眼睛…

光圈大小决定画面虚实层次

光圈大小决定画面虚实层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同一场景下,有些照片主体清晰而背景模糊,有些却前后都清楚?关键在于光圈数值的调整,比如拍摄人像时,将f/1.8的大光圈对准模特眼睛,背景的树影会融化成色块,这种虚实对比就像我们专注看书时,周围杂音自动减弱的效果,但若改用f/11拍摄集体照,前后三排人的面部细节都必须清晰,此时大光圈反而成了累赘,光圈数值越小,实际开口越大,虚化效果越明显。

快门速度冻结动态或制造拖影

拍摄奔跑的宠物时,1/1000秒的快门能定格它腾空的瞬间,连飞溅的泥点都清晰可见,如同按下视频暂停键,但若是故意将快门调到1/15秒拍摄溪流,水流会变成丝绸状的白色轨迹——这和长时间盯着旋转的电风扇叶片,看到的模糊残影是相同原理,要注意的是,手持拍摄时快门速度最好不要低于焦距倒数,比如50mm镜头至少用1/50秒,否则画面容易因手抖变模糊。

ISO数值是画质与光亮的博弈

ISO数值是画质与光亮的博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昏暗的咖啡馆里不用闪光灯拍摄,有人会把ISO调到6400,虽然提亮了环境,但照片放大后会出现彩色噪点,就像老电视信号不良时的雪花纹,其实ISO400以下才能保证细腻画质,这就逼着拍摄者做选择:要么找稳定支撑放慢快门,要么接受噪点换取画面亮度,建议像调节耳机音量那样循序渐进,先尝试用三脚架配合低ISO,实在不够再逐步提高数值。

构图引导观众视线走向

构图引导观众视线走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有些照片第一眼就会看向特定位置?试着把黄昏的灯塔放在画面右侧三分之一处,左侧留出延伸的海岸线,观众的视线会自然沿着线条移动,就像路牌箭头指引方向,若把人物直接怼在正中央,反而像会议室证件照般呆板,下次拍街景时,可以观察栏杆、楼梯形成的天然线条,它们比直白的主体标注更有引导力。

白平衡还原或颠覆色彩记忆

白平衡还原或颠覆色彩记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同样的白色餐盘,在钨丝灯下拍出发黄照片,阴天时却呈现冷蓝色,这其实是相机对色温的误判,手动设置5500K色温值能还原真实色彩,但故意调到3000K拍摄晚霞,云层会变成夸张的紫红色——就像给现实套上滤镜眼镜,建议拍摄RAW格式保留原始数据,后期调整空间比直接修改jpg文件大得多,相当于给色彩上了保险。

本文源于网友整理,不代表爱摄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若作品存在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