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错位透视制造视觉惊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观众盯着照片反复确认"这怎么可能"时,错位摄影就成功了,尝试让朋友手托夕阳时,别让两者处在同一焦平面——让人物距离镜头30厘米,夕阳退至无限远,用f/16小光圈保证前后景都清晰,这时你会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会让人手与太阳形成荒诞的比例差,就像用筷子夹起月亮这个童年游戏,摄影版的关键在于精确控制拍摄角度,通常需要蹲到膝盖发麻才能找到最佳机位。
液态金属效果如何炼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那些仿佛融化的相机或流淌的键盘,其实只需要铝箔、甘油和耐心,将揉皱的铝箔作为反光背景,在主体表面涂抹薄层甘油模拟液态光泽,用硬光侧打时会出现奇妙的金属流动感,这就像小时候用锡纸包住巧克力假装它是太空矿石,现在不过是用光影把玩笑变成艺术,记住要用8000K色温强化冷调,后期时把高光拉到+80,暗部降至-30来强化这种超现实质感。
为什么你的多重曝光总像鬼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初学者叠加两张照片就得到重影幽灵,问题出在明暗配比上,尝试先用剪影作为基底画面,比如黄昏的树枝,再叠加曝光不足50%的肖像特写,这类似于先画好黑板再打粉笔字,层次自然分明,相机内的多重曝光功能比后期合成更有趣,因为每次未知的叠加都像开盲盒——某次我意外把咖啡馆窗影叠在模特瞳孔上,得到了绝佳的"记忆碎片"效果。
如何让静态物品讲述动态故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拍摄悬浮的咖啡杯时,用鱼线吊着杯柄拍30张,总有1张能骗过地心引力,但更聪明的方法是捕捉动态瞬间:在杯子坠落的0.3秒内,用1/2000秒快门凝固飞溅的咖啡液,这就像小时候反复扔沙包只为看清它在空中的姿态,现在不过是用更贵的"玩具"重复这个游戏,关键是要预设焦点,采用高速连拍模式,并且准备好三块抹布——我拍碎的第12个杯子终于换来了杂志封面。
倒影拍摄的隐藏机关在哪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雨后地面积水拍建筑倒影?太常规了,试试用微波炉转盘当反射面:在玻璃转盘上滴几滴矿泉水,把微缩模型放上去旋转,用微距镜头捕捉这种动态扭曲,这就像透过老式洗衣机观察变形的世界,只不过需要把ISO调到1600来应对快速移动的反射光,某次我用这个方法拍玩具车,转盘转速调到3档时,得到的霓虹倒影如同穿越到赛博朋克世界。


 幽径独赏芬芳
 幽径独赏芬芳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