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需要理解光圈与快门的关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你用手机拍奔跑的宠物时,照片总容易糊掉,这就是快门速度跟不上运动轨迹的典型问题,假设光圈开得很大(比如f/1.8),虽然能获得更多进光量,但如果快门速度低于1/250秒,动态画面依然会模糊,去年社团招新时,有个同学拍跳街舞的学长,坚持用f/1.4光圈却抱怨照片发虚——后来我们发现他把快门调到了1/60秒,这就像用漏勺接自来水,孔再大也兜不住快速流动的水柱。
如何用构图打破常规视角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许多人习惯站着平视拍摄,但蹲下来把相机贴地拍摄落叶,画面立刻会有戏剧性变化,上周我们布置的"墙角作业"里,有个成员把镜头抵着消防栓拍教学楼倒影,扭曲的线条反而让普通场景变得超现实,构图不是套用三分法就万事大吉,试着把主体塞进右下角的"视觉死角",或者让前景的树枝占满画面上半部分——违反常规往往能激活观看者的好奇心。
为什么阴天反而是人像拍摄的好时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强烈阳光下拍人像,模特脸上会出现难看的阴影,就像被泼了墨汁的素描纸,去年秋季运动会,我们在多云天气拍颁奖仪式,柔和的自然光均匀地包裹住获奖同学的面部轮廓,连睫毛在眼下的投影都清晰可见,这好比煮牛奶时用文火,虽然不如大火猛烈,但能避免表面结出难看的奶皮,下次遇到阴天,不妨试试把白平衡调到5200K左右,你会看到皮肤质感像被蒙上了一层丝绒。
夜间拍摄如何避免光污染毁掉星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市区拍星轨常遇到路灯把天空染成橙红色,就像在画布上泼了隔夜茶水,上个月我们带三脚架去郊区实践,发现即使肉眼可见银河,长时间曝光仍可能收录到地平线外的城市光害,后来有人把镜头仰角调整到60度以上,用f/2.8光圈配合15秒曝光,终于让猎户座腰带的三颗星清晰浮现,这就像在嘈杂的食堂里听歌,只有把耳机音量调到刚刚淹没环境噪音的临界点,才能听清鼓点节奏。
为什么说后期处理是第二次创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有人觉得调色是作弊,但就像炒菜最后撒的那把盐,适量调整能让食材本味更突出,上学期我们对比过同一张晚霞原片:未调整的像隔了层毛玻璃,而简单拉高阴影、压低高光后,云层里隐藏的紫红色霞光突然"活"了过来,有个成员把操场跑道调成青橙色调,原本平淡的体育课照片瞬间有了电影截图般的质感,关键要像中医把脉那样,先读懂照片"气虚"在哪里,再对症下药。


 Shine闪星
 Shine闪星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