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WB指的是白平衡设置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新手看到相机菜单里的"WB"缩写时,常误以为是"微博"的简称,这是White Balance(白平衡)的缩写,用来纠正不同光源下的色偏,比如在钨丝灯下拍摄人像,若未调整白平衡,照片会泛黄;而在阴天拍摄雪景时,画面容易发蓝,手动设置白平衡就像给相机戴"有色眼镜",只不过这副眼镜专门用来过滤不真实的颜色。
自动白平衡并非万能钥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虽然现代相机的AWB(自动白平衡)功能强大,但在混合光源场景中仍会失灵,例如在咖啡馆拍摄时,窗口的自然光与室内的暖光灯交织,自动模式可能让照片一半偏蓝一半泛黄,此时可以尝试手动预设:先对准白色餐巾纸或灰卡拍摄作为基准,就像厨师尝汤后再调味,比完全依赖机器更可靠。
创意拍摄需要打破白平衡常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故意设置"错误"的白平衡能营造特殊氛围,拍摄夕阳时,若将色温调到3000K以下,整个画面会变成浓郁的橙红色,比实际看到的晚霞更炽烈,这类似于用滤镜处理老照片,技术上是失真的,但情感表达反而更强烈,不过要注意,这种手法适合单张创作,如果是组图拍摄,前后色调不统一会显得很突兀。
RAW格式给白平衡留后悔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专业摄影师总强调用RAW格式?因为JPEG直出的白平衡就像煮熟的鸡蛋无法还原,而RAW文件保留了原始数据,有一次我在婚礼现场误设了荧光灯白平衡,导致所有照片泛绿,幸好RAW文件让我后期能像调色师一样精准修正,这提醒我们:前期设置是防线,但RAW格式才是真正的安全网。
不同题材需要差异化白平衡策略
拍摄商品静物需要严格还原色彩,建议使用灰卡校准;而纪实摄影追求现场感,保留环境光的色温偏差反而更真实,就像煮咖啡,手冲需要精确控温,而煮爱尔兰咖啡就要故意保留酒精灯的焦灼感,下次拍摄前不妨自问:这张照片需要实验室级别的准确,还是故事性的氛围?答案会帮你找到合适的WB设置。


 JasmineBreeze
 JasmineBreeze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