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摄影真的需要砸钱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人一提到艺考摄影,第一反应就是"烧钱",确实,高端器材动辄上万,但关键要看你怎么用,比如用二手单反配50mm定焦镜头,五千以内就能搞定基础拍摄,曾有个学生用十年前的佳能5D Mark II,拍出的光影质感反而比新款机型更厚重,器材只是工具,真正烧钱的是盲目追求最新款——就像非要穿限量球鞋跑步,其实普通运动鞋也能跑出好成绩。
耗材开销比想象中更可控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胶卷时代确实烧钱,一卷36张的胶片加上冲印费将近百元,拍废了真心疼,但现在数码摄影完全打破了这种限制,一张64G存储卡能存上千张RAW格式照片,不过要注意,频繁按快门不等于练习有效,我曾见过学生一天拍800张却挑不出3张能用的,建议像吃自助餐那样:宁可少拿,也要保证每盘都认真"咀嚼"。
隐性成本才是最该警惕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真正吞金的是那些看不见的花销:为了拍城市夜景打车往返拍摄点,租用专业影棚按小时计费,还有各种网络课程的无意识消费,有个案例很典型:学生买了三千多的三脚架,结果99%的拍摄都在白天手持完成,这就像买了专业烤箱却只用来烤面包片——设备再好,用不上就是浪费。
低成本创作反而容易出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用台灯当轮廓光,拿快递盒做柔光箱,这类土法炼钢的案例在艺考高分卷里比比皆是,去年有个考生用手机+玻璃水杯折射拍出了获奖级静物,评委看中的正是这种创意,考场上看的是画面语言,不是设备发票,就像写作文,金笔写的错字照样扣分,铅笔写的佳句却能拿满分。
把钱花在刀刃上才明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建议把80%预算留给三样东西:能陪你四年的主力机身、保证画质的大光圈定焦镜头,以及保护前两者的防潮箱,剩下的钱不如用来实地看展——北京798经常有免费摄影展,比网购十本画册更有启发性,这就像学做菜,先掌握煎炒煮炸的基本功,比收集全套米其林厨具重要得多。


 浅梦悄然绽放
 浅梦悄然绽放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