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2 Pro Max的传感器尺寸实现质的飞跃
当苹果首次在12 Pro Max上采用1.7μm大像素传感器时,夜景拍摄的噪点控制突然变得游刃有余,去年在北海道拍摄星空时,手持状态下它竟能捕捉到肉眼难辨的银河轮廓——这是前代11 Pro需要三脚架才能完成的任务,不过大底传感器也带来边缘画质衰减的问题,拍摄文档时建议尽量保持主体居中。
iPhone 14 Pro的4800万像素带来裁切自由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像素翻四倍带来的不仅是数字游戏,上个月拍摄演唱会时,即便买到看台票,通过主摄直出1200万像素模式配合2倍裁切,歌手的面部细节依然清晰,但要注意:开启ProRAW格式的4800万原图,单张照片会占用75MB空间,就像带着全家桶去野餐——虽然丰盛但确实累赘。
iPhone 15 Pro的镀膜技术终结了鬼影困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历代iPhone在逆光拍摄时总会出现绿色光斑,这个祖传毛病终于在15 Pro上被新镀膜技术根治,实测对着路灯直拍,画面干净得就像刚擦过的眼镜片,不过有个新问题:夜间拍摄强光源时,偶尔会出现罕见的紫色眩光,这算不算是解决了老bug又冒出新彩蛋?
iPhone X的肖像模式至今仍是经典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尽管是2017年的机型,X系列搭载的A11仿生芯片处理的虚化效果反而比后续几代更自然,给宠物拍照时会发现,它能够准确识别猫耳朵周围的毛发,而13 Pro有时会把飘动的耳毛误判为背景,但要注意拍摄距离必须保持在2米内,超出这个范围就像试图用望远镜看报纸——完全不对焦。
不同场景该如何选择拍摄机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旅行博主可能需要15 Pro的5倍长焦,但美食摄影师会发现12 Pro的传感器对焦距离更近,有个反直觉的现象:拍孩子运动时,反而建议关闭14 Pro的运动模式,因为算法优化的快门延迟会让画面失去决定性瞬间,这就像炒菜时火候切换——不是越大越好,关键要看食材特性。


 月影陪伴孤独
 月影陪伴孤独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