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摄影技巧

摄影社团学期工作计划,摄影社团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摄影社团学期工作计划我们如何理解光圈与景深的关系很多人刚接触单反时,总疑惑为什么背景虚化效果时强时弱,其实这就像人眼的聚焦能力——当你紧盯眼前的水杯,远处的书架…

摄影社团学期工作计划

摄影社团学期工作计划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们如何理解光圈与景深的关系

很多人刚接触单反时,总疑惑为什么背景虚化效果时强时弱,其实这就像人眼的聚焦能力——当你紧盯眼前的水杯,远处的书架自然变得模糊,光圈值(如f/1.8)越小,进光孔越大,景深就越浅,上周外拍活动中,社员们用f/2.8拍摄人像时,模特的发丝与背景树叶形成了柔和的过渡;而调到f/11拍摄集体照时,前后三排同学的面容都清晰可见,大光圈是突出主体的"减法工具",小光圈则是记录场景的"包容利器"。

快门速度怎样冻结动态瞬间

操场上的篮球赛总让人手忙脚乱?试试将快门调到1/1000秒以上,上个月拍摄运动会时,有社员抱怨跳高选手的动作全是残影——这正是因为用了1/200秒的快门,就像快速翻动的书页会在眼前留下叠影,低速快门会忠实记录运动轨迹,但要注意:夜间拍摄若强行提高快门,照片会黑得像没开镜头盖,这时候要么开大光圈,要么就得请出三脚架配合慢门,让光影在传感器上多停留会儿。

白平衡设置如何还原真实色彩

你是否拍过黄昏时发蓝的雪景?这就像戴着墨镜看世界,相机的"视觉神经"也会错乱,上周在图书馆暖光灯下,自动白平衡把书页拍成了橘黄色,手动设置5500K色温后,终于还原出纸张本来的米白色,有个小技巧:拍摄前先对纯白纸巾自定义白平衡,相当于给相机戴上"矫正眼镜",下次遇到混合光源时,不妨试试用RAW格式记录,后期能像调色师那样慢慢修正。

构图法则为何需要主动打破

总听说三分法、引导线,但上周拍摄老城区时,刻意把破旧的报亭放在画面正中央,反而突出了时光凝固的冲击力,这就像写诗押韵,工整的格律固然安全,但偶尔的破格更能唤醒感官,指导新社员时,我常让他们先拍20张严格遵循黄金分割的照片,再故意拍20张"违规"作品——对比后发现,倾斜的地平线能让平静的湖面产生流动感,而顶天立地的人像剪影往往比留白更有张力,规则是前人总结的路标,不是捆住脚步的绳索。

本文源于网友整理,不代表爱摄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若作品存在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