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法让画面活起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有些照片看一眼就觉得舒服?秘密往往藏在无形的格子里,把画面横竖各分成三等份,四个交叉点就是黄金位置,拍人像时把眼睛放在右上交叉点,拍风景时让地平线贴近下三分之一线,你会发现画面突然有了呼吸感,别让主体像罚站一样正中间——那会像证件照一样死板。
引导线带你走进画面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铁轨、河流、甚至超市货架的透视线条,都是天然的视觉导游,试着蹲下来用手机拍走廊,让两侧墙壁的线条向远处收缩,观众的视线会不自觉地被拽进画面深处,下次遇到蜿蜒的山路别急着拍全景,找个弯道特写,让道路的曲线像钩子一样勾住观者的好奇心。
框架构图制造偷窥感
窗户、拱门、树叶间隙,这些天然画框能瞬间提升照片的层次,在古镇拍摄时,可以透过雕花木窗拍屋檐下的红灯笼,框中有框的布局像在讲一个嵌套的故事,注意别让边框太抢戏——它应该是蛋糕的托盘,而不是蛋糕本身。
负空间给画面留口气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大面积的留白不是浪费,而是给视觉的喘息区,拍单枝樱花时故意让三分之二画面是纯净天空,反而比塞满枝条更有意境,就像说话要留白,照片也需要沉默的空间,但小心别留得太多,否则主体会像掉进白色沙漠的蚂蚁。
对角线打破死板平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横平竖直的构图像军训队列,斜线却能带来动感,拍奔跑的宠物时让它的身体与对角线重合,静止的照片就会产生冲刺的错觉,餐桌上拍刀叉也可以故意摆成斜线,但要注意角度最好在30-60度之间——太过倾斜会像打翻的餐具。
这些技巧像做菜的调味料,单独用能提鲜,混搭更要讲究分寸,下次拍摄前不妨先问自己:这张照片想传递什么情绪?是宁静还是活力?答案会告诉你该用哪种构图当武器,规则是用来打破的——但得先知道规则长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