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光线是手机摄影的灵魂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同样的场景,别人拍出来通透有层次,你的却像蒙了层灰?问题往往出在光线上,试着在清晨或黄昏拍摄——这时的光线柔和,影子不会太生硬,逆光拍摄时,可以点击屏幕对焦在主体上,然后下拉小太阳图标降低曝光,避免画面过曝,手机摄像头就像人眼,强光下会本能地眯起来,这时需要你手动调节。
构图要像做菜一样讲究搭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把画面塞满就是好照片吗?其实留白才是高级玩法,想象你在摆盘:主体是主菜,留白是餐盘边缘的装饰,打开手机网格线,把重要元素放在交叉点上,拍食物时斜45度角比俯拍更有立体感,就像你不会平视着吃牛排一样,遇到对称场景时,大胆把中线对准画面中央,这种强迫症式的构图反而让人舒服。
手机修图不是造假而是显影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有人说"直出才是真实",但暗房时代摄影师也会调整显影时间,手机修图同理——拉高阴影不是无中生有,而是找回暗部细节;微调色温不过是还原肉眼看到的色彩,试试用曲线工具:把暗部锚点往上提,就像掀开盖在画面上的黑纱,但别过度,饱和度拉到60以上时,画面会像化了浓妆般油腻。
特殊场景需要打破常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拍夜景非得用三脚架吗?其实可以借助路灯杆当临时支架,运动物体拍糊了?试试打开实况模式拍摄,后期能选最佳帧,雨天拍摄时,给手机镜头擦点凡士林(别涂太多),朦胧感比后期加滤镜自然得多,这些野路子就像炒菜没料酒用啤酒代替,效果往往出人意料。
让手机镜头成为你的第二双眼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总拍不出网图效果?可能你站得太"礼貌"了,试着趴在地上拍花,或者高举手机俯拍街道——视角变了,世界就新鲜了,打开长焦镜头时,空气里的雾霾会变成天然柔焦镜,手机摄影的关键不在设备,而在于你观察世界的角度,下次看到有趣的光影,先别想参数,像孩子发现蚂蚁搬家那样直接拍下来再说。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