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作品集的简介需要明确主题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人把作品集简介写成流水账,这是大忌,想象你走进一家餐厅,菜单上写着"这里有鱼、肉、蔬菜",你会觉得索然无味,好的简介应该像主厨特荐——用三句话让人尝到你的风格,比如纪实摄影师可以写:"这组照片记录城市凌晨四点的面孔,我用28mm镜头贴近他们的呼吸,故意保留高噪点就像生活本身的粗粝。"注意,不要出现"多元视角""多维呈现"这类AI腔调,要说人话。
技术参数要服务于表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见过太多简介堆砌f/1.4、ISO3200这些数据,活像相机说明书,参数重要吗?当然重要,但得用得巧妙,比如拍雨夜街景,与其罗列设备清单,不如说:"故意让镜头淋雨形成光晕,快门速度1/15秒刚好让霓虹拖出醉汉的步伐。"这比写"使用索尼A7IV搭配35mmGM镜头"生动十倍,参数是佐料,不是主菜。
生活经历比奖项更有温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评委看腻了"曾获XX大赛金奖"的套路,试着把拍摄背后的故事揉进简介:"在青海湖追拍斑头雁的第三周,我的越野车陷进冰沼,却因此遇见牧民才让,他皮袍里藏着的老相机成了这组作品的钥匙。"这种带体温的文字,比冷冰冰的获奖名录更能让人记住你,如果有《国家地理》签约这类硬通货,可以放在最后轻描淡写提一句。
留白比解释更重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新手总想用文字把照片说透,这就像给红酒配说明书,好的简介应该制造钩子:"便利店女孩的绿色美甲与过期酸奶的包装意外呼应",剩下让观众自己联想,有个诀窍:写完简介后删掉三分之一形容词,那些"极具张力""深刻隐喻"往往最空洞,如果某张照片确实需要背景补充,可以用小字标注在作品旁,别让简介变成解说词。
语言节奏要有呼吸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检查你的简介是否能用正常语速一口气读完,我见过最糟的例子是200字不带标点的长句,读起来像憋气潜水,试试这样的节奏:"第一场雪落下时(逗号)我在天桥下遇见他(句号)他坚持用胶卷相机(逗号)说数码太完美(句号)"这样的停顿就像照片里的负空间,给读者留出回味的余地,好简介自己会呼吸。


 WindChimeMelody
 WindChimeMelody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