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摄影技巧

风光摄影的光圈,掌握光圈技巧,提升风光摄影的视觉冲击力

风光摄影的光圈决定画面清晰范围为什么同一座雪山,有人拍得前景模糊如隔纱,有人却能连草叶纹理都清晰?关键在于光圈值的选择,比如使用f/16小光圈时,从脚下碎石到远…

风光摄影的光圈决定画面清晰范围

风光摄影的光圈决定画面清晰范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同一座雪山,有人拍得前景模糊如隔纱,有人却能连草叶纹理都清晰?关键在于光圈值的选择,比如使用f/16小光圈时,从脚下碎石到远山都会呈现高锐度,适合展现绵延的景深;而若错误使用f/2.8大光圈,可能只有对焦点所在的松树清晰,背景云海却化成了色块,曾有位影友在青海湖拍摄时固执地用大光圈追求"虚化美感",结果成片像被切掉了后半截,这便是忽视光圈与景深关系的典型教训。

光圈大小直接影响曝光时间

光圈大小直接影响曝光时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你在黄昏拍摄海岸线时,是否遇到过海浪变成棉絮状的情况?这往往是光圈与快门配合失衡所致,假设使用f/22拍摄流动的溪水,为保证曝光正常,快门可能被迫降至1/4秒,水流必然模糊,有次在黄山拍云海,我刻意用f/8配合ND镜,既保证景深又控制快门在1/125秒,最终定格了云浪翻滚的瞬间形态,这就像煮汤时火候与时间的博弈——大火快煮容易焦糊,文火慢炖才能出滋味。

不同光圈会产生迥异的星芒效果

不同光圈会产生迥异的星芒效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城市夜景中那些璀璨的灯芒,其实暗藏光圈的秘密,使用f/11拍摄路灯时,叶片光圈会衍射光线形成18道星芒;若换成f/4拍摄,灯光就只剩下光晕,去年在外滩试拍时,反复对比发现f/16产生的星芒最锋利,但要注意此时感光度需提升来补偿进光量,这好比用不同孔径的筛子过滤阳光——孔越小,光线的"形状"就越鲜明。

最佳光圈需要平衡画质与景深

最佳光圈需要平衡画质与景深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每支镜头都有个"甜点光圈",通常在最大光圈收窄2-3档时出现,比如24-70mm镜头在f/8时边缘画质明显优于f/22,后者还会因衍射导致整体软化,在坝上草原拍摄时,我宁可用f/11牺牲些许远景清晰度,也要保证近处白桦林的细节不糊成一片,这就如同老花眼读书,把书拿得太远或太近都看不清,必须找到那个恰到好处的位置。

极端光圈可能引发意外效果

极端光圈可能引发意外效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刻意使用f/32拍摄晨雾中的树林,衍射效应反而会营造出朦胧的诗意;而用f/1.4对准沙漠中的枯树,浅景深能让沙丘化作流动的金色绸缎,去年在喀纳斯遇到浓雾,冒险用f/2.8拍摄,前景的红色灌木在虚化的雾气中如同燃烧的火焰,这种非常规用法就像炒菜故意烧焦,看似失误却能创造独特风味,但切记要在三脚架上操作——小光圈带来的慢门经不起丝毫抖动。

本文源于网友整理,不代表爱摄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若作品存在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