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线决定了画面的质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人举着手机直接怼脸拍,结果发现脸黑得像炭,背景却亮得刺眼,这就像炒菜不开火——生米永远煮不成熟饭,侧光能让人像轮廓立体,逆光拍摄树叶会透出琥珀色光斑,试试早晨8点的阳光斜照在旧砖墙上,那种暖色调会让照片自动带上故事感,遇到阴天也别急着收相机,柔和的漫反射光反而是拍婴儿皮肤的天然美颜滤镜。
构图要懂得做减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新手常犯的错误是把所有东西都塞进画面,结果拍出来的夜市照片像一锅乱炖,少即是多,用三分法把地平线放在画面上1/3处,留出呼吸空间;拍美食时把杂乱的调料瓶推到镜头外,只保留冒着热气的砂锅,就像写文章要删掉废话,拍照也得狠心裁剪,下次看见开满花的枝丫,别拍整棵树,只取一截斜穿画面的枝条,瞬间就有水墨画的意境。
主体需要情绪支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同样的樱花,有人拍得像证件照,有人却能拍出悸动?差别在于有没有情绪锚点,让穿红裙的姑娘弯腰系鞋带,落樱自然就成了动态前景;拍街头老人时等他掏出口琴的瞬间,这好比煮汤要放盐,没有情感元素的照片就像忘记调味的菜肴,尝试让孩子追逐泡泡时蹲下来拍,从低角度捕捉他们踮脚的瞬间,画面会自己讲故事。
后期是第二次创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有人觉得修图等于造假,这就像指责厨师不该给菜摆盘,原片是生食材,后期才是调味,拉亮阴影找回暗部细节,就像掀开舞台幕布;微调白平衡能让阴天拍的婚纱照重现阳光温度,但别过度——饱和度拉到60像涂了劣质口红,锐化过头会让发丝变成钢丝,用修复笔擦掉路人时,记得留点生活痕迹,完全干净的背景反而假得像绿幕。
视角转换带来惊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总用站着平视的角度拍照,就像每天走同一条路回家,把手机贴地拍摄水流,鹅卵石会变成漂浮的星球;举高相机俯视广场,人群会组成流动的几何图案,拍猫咪时趴下来和它平视,你会得到炯炯有神的"狮子王",下次遇到喷泉,别站外围拍水柱,走到中心仰拍,水珠在阳光下会变成坠落的钻石。


 WindChimeMelody
 WindChimeMelody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