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的经验决定价格浮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找摄影师拍套写真,价格可能差出好几倍,刚入行的新手收三五百,但摸过十年相机的老手敢要两三千,这就像理发店里的总监和学徒区别——前者闭着眼都能剪出层次感,后者可能连刘海都修不齐,上周有个姑娘图便宜找了大学生练手,结果构图全是"大头贴"视角,逆光拍得脸发青,修图还用了十级美颜,真要省钱不如自己架手机三脚架,何必花钱买糟心?
服装道具才是隐形消费大户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人以为报价单上的数字就是全部,其实化妆师给你贴假睫毛要加钱,想穿影楼的拖尾婚纱得再加钱,有个客户自带JK制服来拍,省下八百块服装费;但另位阿姨非要拍敦煌飞天,光租那些纱幔臂钏就花了半部手机钱,更别说那些要干冰喷雾的"仙境效果",一瓶气体够买两斤排骨,提前问清这些零碎开支,比砍摄影师工资实在多了。
外景拍摄比棚拍更烧钞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棚里拍三小时能出三十张片,野外拍可能半天只够换三个场景,去年在樱花林跟拍,刚摆好反光板就下雨,改期重拍又碰上人潮,客户想补两张逆光,结果太阳五分钟就躲进云里,最后多付了全天包车费,要是选城市天台或咖啡馆,虽然省了路费,但场地租赁费照样摊进成本,算下来外景每张成片贵20%不稀奇,但光影层次确实比白棚生动十倍。
精修张数藏着数学陷阱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标价999元的套餐写着"精修15张",你以为能拿到15张完美照片?实际是摄影师先删到剩50张,让你从里面挑15张来修,多选一张加80块,睫毛膏晕染要局部修再加30,见过最精明的客人自带修图师,只要原片回去自己调,省下近千元,但普通人最好留10%预算给后期,毕竟相机直出的脸型可能比镜子里的圆两圈。
淡旺季差价够买支口红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三月影楼门可罗雀,砍价能砍到标价六折;等到毕业季和国庆前,同一家店要提前两个月预约,有个化妆师透露,她们冬天给客人贴暖宝宝,夏天备着小风扇,但旺季照样要加收200元"季节服务费",最划算的是梅雨季工作日下午,虽然可能临时改期,但能蹭到闲置的VIP化妆间。


 心湖泛起涟漪
 心湖泛起涟漪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