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职位描述怎么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摄影师需要掌握哪些基础设备
按下快门只是开始,真正考验人的是如何让工具听话,一台全画幅单反配50mm定焦能应付人像,但拍婚礼现场就得24-70mm变焦镜头救急,见过太多新手举着闪光灯直打人脸,硬生生把新娘拍成反光板——这时候就得解释跳闪技巧,让光线先撞天花板再温柔地落下来,背包里总要塞两块备用电池,去年秋天拍户外商业片时,模特刚进入状态相机却断电的尴尬,这辈子不想再经历第二次。
如何根据不同场景调整拍摄参数
婚纱照的奶油虚化和新闻摄影的锋利景深,本质是光圈数值的左右互搏,f/1.8大光圈在咖啡馆拍静物时是神器,换成十人团体照就会让后排观众的脸糊成马赛克,有次拍美食广告,客户非要"冒着热气"的视觉效果,结果发现快门速度1/200秒根本抓不住蒸汽轨迹,最后用1/80秒配合三脚架才解决,这些参数就像炒菜的火候,文火炖汤和猛火爆炒从来不能通用。
后期修图该把握什么尺度
电脑屏幕前调色三小时的照片,传到客户手机上看可能完全变味,遇到过执着于"皮肤修到反光"的网红,也碰过坚持"原图直出"的纪实杂志编辑,最头疼的是商业修图——去年给服装品牌处理羽绒服画册,修图师把皱褶全抹平后,客户反而投诉"看起来像塑料雨衣",现在会先问清楚:是要保留面霜的颗粒感,还是做成剥壳鸡蛋的质感?这个问题比调曲线重要得多。
怎样与拍摄对象有效沟通
指导素人摆姿势时,"肩膀放松"这种指令往往让他们更僵硬,后来学聪明了,改成"想象你在闻刚烤好的面包",效果立竿见影,儿童摄影更考验人,三岁孩子根本听不懂"看镜头",但如果你突然学恐龙叫,他能给你最生动的表情,记得有次拍金婚老人,老先生始终绷着脸,直到我问"当年怎么追到阿姨的",他笑出的皱纹比任何打光都动人,所谓引导,其实是帮他们忘记相机的存在。
如何应对突发拍摄状况
暴雨天外景改期还算小事,最怕遇到设备罢工,上个月拍企业宣传片时稳定器突然抽风,当场改成手持运镜,反而被客户夸"有呼吸感",备用方案要像便利店关东煮——随时能捞出来应急,有回拍宠物食品广告,主角柯基犬全程打哈欠,最后用微波炉加热狗罐头的声音才唤醒它工作魂,这类意外就像炒菜颠勺时着火,老厨师都懂该盖锅盖还是继续翻炒。


 彩云追逐自由
 彩云追逐自由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