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摄影技巧

秋摄影作品简介,金秋掠影,秋日摄影作品集

秋叶的色彩需要精准曝光拍摄红叶时经常遇到这样的矛盾:想要保留阳光下的通透感,暗部细节却像被偷走的糖果一样消失,试试将曝光补偿提高0.7档,你会发现枫叶的脉络突然…

秋叶的色彩需要精准曝光

秋叶的色彩需要精准曝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拍摄红叶时经常遇到这样的矛盾:想要保留阳光下的通透感,暗部细节却像被偷走的糖果一样消失,试试将曝光补偿提高0.7档,你会发现枫叶的脉络突然变得清晰——这就像煮溏心蛋时调小火候,看似简单的动作却能改变核心质感,某次在香山拍摄时,我对着逆光下的银杏叶点测光,故意让背景过曝1档,结果叶片边缘的金色光晕反而强化了秋日的燃烧感。

雾气是天然的柔光箱

雾气是天然的柔光箱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清晨的薄雾总让新手摄影师手忙脚乱,其实这些悬浮的水珠相当于给整个场景蒙上了价值上万的柔光罩,去年在婺源拍晨雾时,我放弃常规的F8小光圈,改用F4配合1/30秒慢门,雾气在画面中形成了类似水彩的渐变层,记住要关闭镜头防抖功能,否则那些细腻的流动感会变成模糊的豆渣粥。

枯枝能画出天空的骨架

枯枝能画出天空的骨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专业摄影师总爱拍那些张牙舞爪的枯枝?它们其实是自然界现成的构图线,在坝上草原取景时,我特意寻找Y字形树枝作前景,透过枝桠拍摄远处的白桦林,形成的天然画框比任何后期裁剪都精准,这时候用24mm广角镜头贴近树枝根部仰拍,你会得到比几何教科书还标准的透视引导线。

落叶堆藏着快门陷阱

落叶堆藏着快门陷阱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俯拍铺满落叶的小路时,99%的人会直接平铺直叙地按下快门,有次在杭州九溪,我蹲守二十分钟等来山风,用1/500秒高速连拍捕捉到落叶腾空的瞬间,这就像炒栗子时要把握爆壳的临界点,提前半秒按下快门的话,画面里只会留下呆板的静态地毯,建议开启相机的静音电子快门,避免惊飞那些准备入画的树叶演员。

稻茬田需要温度计思维

稻茬田需要温度计思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收割后的田野看似单调,其实稻茬的金黄会随着气温产生微妙变化,有年深秋在皖南,我发现正午阳光下的稻茬泛白,反而在15℃左右的阴天呈现出蜂蜜般的暖调,这提醒我们要像用温度计测水温那样观察色温,当相机自动白平衡显示5200K时,不妨手动调到4800K,让大地保留住秋收后的余温。

本文源于网友整理,不代表爱摄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若作品存在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