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摄影报在线阅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光线决定了画面的情绪基调
为什么同一场景在清晨和正午拍摄效果截然不同?清晨的斜射光会拉长影子,给建筑蒙上柔和的渐变色调,而正午的顶光则容易让面部出现难看的阴影,尝试在日落前两小时拍摄人像,此时光线角度约45度,既能勾勒轮廓又不会让模特睁不开眼,记得观察云层变化——厚云是天然的柔光箱,薄云则可能造成局部过曝。
快门速度是时间的雕刻刀
拍摄流水时,1/500秒能凝固飞溅的水珠,而1/4秒会让水流变成丝绸,但手持拍摄慢门照片容易模糊怎么办?可以寻找支撑物,比如把相机架在石头上,用两秒延时快门避免按压时的抖动,运动摄影更有趣:追踪拍摄行驶中的自行车,用1/250秒快门配合摇镜手法,能让主体清晰而背景拉出动态线条。
构图需要打破常规思维
三分法虽经典,但把地平线放在画面正中有时反而震撼,拍摄对称建筑时,试试将主体充满整个画框,让观众感受几何的压迫感,遇到杂乱的街景怎么办?蹲下来用仰角拍摄,让天空成为纯净背景,记住前景的妙用:透过咖啡馆的玻璃窗拍摄路人,水珠和反光能增加画面层次感。
后期处理要守住真实底线
过度拉高阴影会让照片失去自然过渡,就像用味精调味的菜失去本味,RAW格式如同生鲜食材,能保留更多调整空间,修图时不妨问自己:这张照片想传递什么情绪?冷色调适合表现孤独,暖色调则传递温馨,局部调整比全局更重要——只提亮人物面部,压暗背景杂光,比整体调亮更有效。
器材选择要量力而行
专业镜头拍出的虚化固然迷人,但手机也能玩转光影,试着用手机微距模式拍摄雨后的蜘蛛网,逆光下晶莹的水珠同样动人,全画幅相机在弱光下确有优势,但别忘了三脚架配合低感光度也能让入门机拍出干净夜景,关键是想清楚:你愿意为多出10%的画质背负多重的设备?


 OceanWaveDream
 OceanWaveDream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