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牡丹花的最佳拍摄时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清晨露珠未干时,花瓣会透出丝绸般的光泽,这时光线柔和,色彩饱和度最高,但很多人纠结阴天拍摄——其实散射光反而能避免正午的强光在花瓣上形成难看的反光斑,记得去年在景山公园遇到位老摄影师,他专门挑雨后多云的日子,说这样的光线就像给花朵蒙了层柔光布。
手机与单反拍牡丹的实战差异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用手机拍摄时总发现背景虚化不自然?试试这个土办法:让拍摄对象距离背景至少两米以上,再蹲下来用长焦端拍摄,单反用户则要注意,85mm以上镜头容易出现景深过浅的问题,去年我用f/2.8拍特写时,发现花蕊清晰了,花瓣边缘却糊成一片——后来发现收缩两档光圈就能解决,这和煮饺子时"盖锅煮馅开锅煮皮"是一个道理。
解决红色牡丹溢色的三个诀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相机拍出的红牡丹总像着了火?先检查白平衡是否被环境光欺骗,尝试手动设定到5200K左右,有次我拍青龙卧墨池品种时,发现降低0.3档曝光补偿后,花瓣的纹理突然变得立体,还有个偏方:在RAW格式下把红色通道饱和度单独降低5%,这比整体调色更精准,就像给红烧肉收汁时要分次加糖。
雨天拍摄牡丹的非常规技巧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别急着收相机!雨滴在花瓣上形成的折射效果,是晴天永远拍不出的,带块小反光板给花蕊补光,你会惊讶水珠突然变成钻石,但要注意快门速度——低于1/250秒的话,落下的雨丝会拉成白线,去年在洛阳用这个办法拍魏紫,后来发现雨滴里竟然映出了整朵花的倒影,这需要比拍普通特写多三倍的耐心。
让牡丹与建筑产生对话的构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古建旁拍牡丹时,很多人只会把屋檐当背景,试着寻找窗棂的投影落在花丛上的瞬间,光影会把两种元素编织在一起,故宫宁寿宫的汉白玉栏杆是个经典机位,但要注意牡丹品种选择——枝条较高的赵粉比矮生的胡红更适合这种构图,就像相声里的捧哏逗哏,主体与陪衬要有来有往才生动。


 墨香浸润心灵
 墨香浸润心灵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