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摄影技巧

摄影风景获奖图,光影诗行,一幅摄影风景的获奖瞬间

摄影风景获奖图光线决定画面的层次感清晨五点的山脊线为什么总被摄影师抢占?因为低角度的侧光能让岩石纹理像浮雕般立体,去年《国家地理》获奖作品《金色梯田》正是抓住日…

摄影风景获奖图

摄影风景获奖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光线决定画面的层次感

清晨五点的山脊线为什么总被摄影师抢占?因为低角度的侧光能让岩石纹理像浮雕般立体,去年《国家地理》获奖作品《金色梯田》正是抓住日出后20分钟的"魔术时刻",用f/8光圈平衡景深,让近处稻穗的露珠与远山晨雾形成虚实呼应,正午顶光会压平风景的立体感,就像用白炽灯照射皱巴巴的锡纸——所有褶皱都会消失,若遇到强烈阳光,不妨试试反向思维:用ND减光镜拍摄30秒长曝光,流动的云层反而能弥补光线的生硬。

构图要制造视觉悬念

九宫格法则并非万能钥匙,2018年IPA风光组冠军作品《冰裂》故意将地平线压在画面1/5处,破碎的冰面裂缝却形成引导线,把观众视线拽向远方孤独的北极熊,这种"破坏性构图"的秘诀在于:先找到最醒目的视觉锚点(比如枯树上唯一的红果实),再通过元素排列制造矛盾——近景的乱石堆用广角镜头夸张变形,中景平静的湖面却像镜子般工整,这种冲突感会让评委多看三秒。

色彩需要人为干预

看到晚霞就拍?获奖者往往在前期就介入色彩管理,使用偏振镜消除水面反光时,要观察取景器里饱和度变化——旋转到45度角左右,枫叶的红会从糖浆色变成葡萄酒色,后期调整别迷信"自然",沙漠作品《炽焰》故意将白平衡调到7000K,让本应灰白的盐碱地泛出钴蓝色,与火烧云形成互补色对冲,人眼对绿色最敏感,树林场景不妨降低黄色饱和度来突出青苔的质感。

天气差反而是机遇

暴雨前的乌云压境,恰是拿下奖项的窗口期,2023年索尼世界摄影奖作品《怒海》拍摄于台风登陆前两小时,作者用1/2000秒凝固浪花的獠牙状水花,而阴沉的天空在后期被处理成青灰色调,强化末日氛围,遇到大雾别收相机,尝试把对焦点放在30米外的模糊轮廓上,用长焦镜头压缩空间,中国摄影师张韬的《水墨黄山》正是靠这种"空气透视法"斩获金奖,极端天气要保护设备,密封袋里装几包食品干燥剂能应急防潮。

本文源于网友整理,不代表爱摄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若作品存在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