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摄影杂志目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相机如何捕捉清晨的光线
清晨五点的光线像融化的蜂蜜,粘稠又通透,许多摄影师抱怨这个时段光线变化太快,其实关键在于提前半小时架好三脚架,去年在黄山拍日出时,我特意用手机测光软件锁定4500K色温,将光圈收到f/8避免雾气产生光晕,有个常被忽视的细节:晨雾中的逆光拍摄时,要在镜头前装遮光罩,否则画面会出现类似油污的眩光,为什么专业摄影师总戴着鸭舌帽?除了遮阳,帽檐能临时充当遮光板。
手机摄影怎样突破画质瓶颈
当邻居老张用价值两万的单反嘲笑我的手机照片时,我打开专业模式将ISO压到50,用晾衣架固定手机进行长曝光,画质差的本质是传感器尺寸,但我们可以用技法弥补,比如拍摄夜市摊位时,让老板反复翻炒铁板上的鱿鱼,用慢门拍出动态模糊后,画质缺陷反而成了烟火气的加分项,手机镜头最怕玻璃反光,下次隔着橱窗拍摄时,试试把毛衣紧贴镜头边缘消除反光。
雨天拍摄怎样保护器材
我的防水相机包内侧总塞着两包膨化食品,这不是零食而是应急干燥剂,去年梅雨季在西湖边拍摄时,发现雨滴在UV镜上会形成难看的光斑,后来学会用凡士林薄涂镜片边缘,让水珠自然滑落,有个矛盾现象:越是昂贵的防雨罩,越容易在取景时结雾,土办法是用橡皮筋把发热的充电宝绑在取景器附近,体温烘干法虽然原始但管用。
人物摄影如何避免僵硬表情
给幼儿园拍毕业照时,我发现数"三二一"会导致集体假笑,后来改成让孩子们轮流学猴子叫,抓拍到的笑容才有灵魂,婚纱摄影师都懂这个秘密:让新人互相说对方缺点,那种憋笑的表情比刻意摆拍生动十倍,注意观察被摄者耳垂,当耳垂因放松轻微晃动时,就是按下快门的黄金时刻,用三脚架固定相机后,不妨自己先做几个夸张表情,被拍的人自然会卸下防备。
静物摄影怎样制造空间层次
拍陶瓷展品时,我用女儿梳头掉的发丝当支架,让茶壶盖悬空3毫米制造悬浮感,很多人不知道,两块旧手机屏幕叠起来能当简易柔光箱,上周拍非遗剪纸,故意在背景泼了半杯隔夜茶,茶渍晕染的痕迹比纯色背景更有叙事感,遇到反光强烈的金属器物时,试试用微波炉转盘当旋转台,缓慢转动时能拍出丝绸般的光泽过渡。


 Wind清风客
 Wind清风客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