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摄影技巧

摄影职业技能大赛,2023全国摄影职业技能大赛精彩开赛

相机参数设置决定画面成败为什么同样的场景,有人拍出通透风光,有人却得到模糊废片?关键在于参数组合,比如拍摄飞鸟时,新手常纠结"用大光圈还是高速快门",其实两者需…

相机参数设置决定画面成败

相机参数设置决定画面成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同样的场景,有人拍出通透风光,有人却得到模糊废片?关键在于参数组合,比如拍摄飞鸟时,新手常纠结"用大光圈还是高速快门",其实两者需协同:将快门速度设为1/2000秒以上凝固动作,同时把ISO升至800-1600保证进光量,某次比赛中,选手用f/5.6光圈配合点测光,成功在逆光下拍出羽毛纹理,这比盲目使用f/2.8的虚化效果更具竞争力。

构图法则需要活学活用

构图法则需要活学活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三分法则是铁律吗?去年获奖作品《市井烟火》偏偏将主体放在正中央——蒸笼的热气在对称构图中形成天然框架,建议尝试"破坏规则"的练习:先按九宫格拍三张,再故意让主体触碰画面边缘拍三张,你会发现对角线构图更适合表现延伸感,而拍摄静物时,负空间留白反而能突出质感,法则像炒菜食谱,掌握火候后要大胆调整配料。

光影捕捉考验预判能力

光影捕捉考验预判能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等待光线和创造光线哪个更高效?纪实类题材常需要预判,比如拍摄老人肖像,提前观察窗户光线的移动轨迹,在下午三点斜射光形成45度夹角时拍摄,皱纹会呈现立体雕刻感,而商业静物摄影则要主动布光,用硫酸纸柔化主灯时,别忘在侧后方加轮廓光,就像给蛋糕裱花时既要打底又要勾边。

后期处理不是万能补救药

后期处理不是万能补救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见过过度锐化导致边缘发光的灾难吗?真正的高手在按下快门前就完成80%的创作,某次大赛要求提交RAW格式原片,那些依赖批量预设的选手立刻露馅,正确的流程是:先在相机内设置标准色彩模式,后期仅微调曝光曲线,调色像煮咖啡,生豆品质差,再怎么烘焙也难出醇香。

主题表达要超越技术堆砌

主题表达要超越技术堆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所有选手都能拍出清晰照片时,评委在看什么?曾有一组暴雨中卖糖炒栗子的照片脱颖而出,拍摄者故意让雨滴在镜头上形成朦胧光斑,技术上有瑕疵,却传递出市井温度,试着给自己命题:用10张照片讲述"等待",你会发现构图和参数突然有了明确服务对象,就像散落的珍珠被串成了项链。

本文源于网友整理,不代表爱摄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若作品存在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