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摄像专业术语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光圈控制着画面的虚实层次
很多新手会疑惑为什么背景有时模糊有时清晰,这就像人眼聚焦的原理,当我们将光圈开到f/1.8时,就像眯起眼睛看近处物体,背景自然虚化;而使用f/16小光圈时,如同睁大眼睛环视四周,前后景物都变得清晰,在拍摄人像时,我常使用f/2.8光圈让杂乱的背景虚化,但拍摄集体照就必须收缩到f/8以上,否则后排人物就会失焦,光圈数值越小,开口越大,虚化效果越明显。
快门速度决定动态的凝固程度
拍摄奔跑的宠物时,为什么有时会拍出残影?这就像快速挥动手掌时,肉眼看到的模糊轨迹,1/1000秒的高速快门能"冻结"水滴飞溅的瞬间,而1/30秒的慢门会让车灯拉出光轨,有次拍摄瀑布,我用1/4秒快门让水流呈现丝绸质感,但必须配合三脚架,否则整张照片都会模糊,当手持拍摄时,建议快门速度不低于焦距的倒数,比如50mm镜头至少用1/50秒。
ISO调节影响着画面的纯净度
提高ISO就像在昏暗房间里调亮手机屏幕,虽然看得更清楚,但画面会出现噪点,在阳光充足的户外,我坚持用ISO100;阴天室内拍摄时,会逐步提升到ISO800,有次音乐会拍摄,被迫用到ISO6400,虽然获得了足够亮度,但后期不得不花大量时间降噪,现代相机的高感表现越来越好,但记住:能低则低,必要时才提升ISO。
白平衡校正着色彩的准确还原
为什么在荧光灯下照片会发绿?这就像戴着有色眼镜看世界,相机的"自动白平衡"并不总是可靠,就像人眼在特殊光线下也会产生色觉偏差,拍摄日出时,我常手动设置5500K色温来强化暖调;而在雪地拍摄时,则需要调到7000K避免画面偏蓝,有个小技巧:对着灰卡或白纸自定义白平衡,比后期调色更自然准确。


 CloudWhisper
 CloudWhisper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