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部第一季第3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快门速度决定画面动态效果
很多人以为拍运动物体必须用高速快门,但实际拍摄中并非绝对,上周拍摄街头自行车手时,尝试将快门降到1/30秒,配合三脚架固定机位,车轮辐条拉出丝绸般的动态模糊,而车身保持清晰——这种动静对比反而强化了速度感,不过手持拍摄时千万别这么干,除非你想挑战"帕金森式艺术创作"。
光圈大小影响画面呼吸感
f/1.8的大光圈不是万金油,给新人拍肖像时,发现她鼻尖清晰而睫毛已开始虚化,这种"刀锋般浅的景深"反而让观众生理性眼晕,后来改到f/4,背景虚化依然明显,但面部立体感更自然,就像近视眼摘掉眼镜看灯串,那种朦胧但仍有层次的散景,比完全糊成色块更耐看。
白平衡失误能制造特殊情绪
自动白平衡把黄昏拍成惨白色?别急着删片,上个月在废弃工厂,故意将色温调到2800K,铁锈在蓝调晨光中泛出诡异的青紫色,后期再加半档品红,直接得到赛博朋克风的成片,白平衡不仅是校正工具,更是最隐蔽的调色盘,不过拍婚礼可别这么玩,除非你想见证新娘脸色和婚纱一起变绿的过程。
构图需要打破常规轴线
总把主体放在九宫格交点?试试把地平线压到画面底部1/10处,上周拍海岸时这样构图,礁石占满大部分画面,天空只留一线,反而让阴云产生压迫感,但要注意这种"失衡构图"必须存在视觉锚点——比如礁石上停着的白鹭,就像交响乐里的定音鼓,随时能把飘走的注意力拽回来。
逆光拍摄要控制光比反差
都说逆光会拍成大黑脸,但清晨拍茶农时,让人物挡住太阳形成轮廓光,再用手电筒补亮面部——出来的效果像古典油画,关键是要观察环境反光:湿润的茶叶田自带反光板效果,石板路也能补光,如果是在沙漠逆光拍摄?那建议直接改拍剪影,毕竟没人想看清被晒脱皮的脸部细节。


 Rain雨之灵
 Rain雨之灵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