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摄影作品的尺寸要求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许多影友第一次投稿时,常被"长边3000像素"这类要求难住,其实这就像裁缝做衣服——主办方需要统一画框尺寸,你交的"布料"必须够大,比如某赛事要求短边不低于2000像素,意味着竖构图作品高度至少2000px,横构图则宽度要达标,我曾用2400万像素相机拍摄,原图6000×4000像素,直接符合多数比赛标准;但若用手机拍摄的1200×1600照片,放大后会出现马赛克,这种"小码衣服"就得提前调整。
为什么文件格式会影响评选结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见过有人把RAW原片直接投稿,评委打不开文件就像收到未解密的电报,主流赛事通常要求JPEG格式,这种"通用语言"能保证显示一致性,但要注意压缩质量——某次我提交90%质量的图片,放大后发现花瓣边缘有锯齿,后来改用100%质量保存,虽然文件从8MB变成15MB,但丝绸质感的细节全保留下来了,就像寄快递,用泡沫纸包裹的玻璃杯(高质量JPEG)总比报纸随便裹的(低质量)更安全。
色彩空间选择藏着什么门道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有参赛者抱怨:"电脑上看色彩鲜艳,投稿后却灰蒙蒙的。"这可能是sRGB和Adobe RGB的"方言差异",普通显示器只能显示sRGB色域,就像普通话谁都能听懂;而广色域显示器支持的Adobe RGB相当于方言,虽然能表达更多色彩层次,但遇到"听不懂"的设备就会失真,去年我拍的一组晚霞,在Adobe RGB下紫红色渐变细腻,转成sRGB后饱和度自动降低,反而更接近评委看到的实际效果。
怎样处理EXIF信息才符合规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部分赛事要求保留拍摄参数,就像厨师参赛要公开食谱,但有些匿名评选需要抹除EXIF,相当于盲品时遮住商标,曾有位朋友用PS修图后直接投稿,EXIF显示"后期软件生成",被判定违规,正确做法是用Lightroom导出时勾选"保留元数据",或专用工具删除敏感信息,好比参加厨艺比赛,你可以写明用了多少克盐(光圈快门),但不能暴露用了哪家预制菜(修图软件)。
边框水印为何成为雷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有人觉得加个艺术边框能提升格调,实则像穿着戏服参加正式会议,某次大赛收到带白色细框的作品,评委在投影评审时,边框反光干扰了画面评估,水印更是禁忌——去年某参赛者在角落加了半透明签名,结果作品印刷成画册时,那个位置刚好被装订线遮盖,形成难看的断裂效果,这就像在相亲照上贴满便利贴,再好的内容也让人分心。


 Fish鱼儿游
 Fish鱼儿游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