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作品名字用什么符号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书名号是作品命名的首选符号
当摄影师整理自己的作品集时,书名号《》是最规范的命名符号,暮色长城》《雨巷背影》,这类命名方式既突出主题,又符合中文排版习惯,纪实摄影师张克纯的《北流活活》系列就采用书名号,让观众一眼识别这是完整创作而非普通快照,要注意避免用引号替代,雪原孤马"会显得像临时标题,削弱作品的独立性。
破折号能强调作品的叙事性
如果作品名需要补充说明,破折号——比冒号更富有诗意,渔港——暴雨来临前》,破折号后的文字既点明时间线索,又保留想象空间,风光摄影师陈漫在《山脊——五月的风》中,用破折号连接地理特征与季节氛围,比直白的《五月山脊》更具文学性,但要控制使用频率,连续三组作品都用破折号会显得刻意。
间隔号适用于系列作品分章
当一组作品需要分章节呈现时,中间点·能清晰划分主题层级,城市记忆·凌晨四点的菜市场》,比用斜杠《城市记忆/凌晨四点》更符合中文阅读习惯,马良的《移动照相馆·西北篇》就通过间隔号区分项目整体与地域分支,需注意避免与英文句点混淆,《胡同.夕阳》中的小圆点容易让人误以为是文件格式后缀。
括号可补充技术参数但需谨慎
部分摄影师喜欢在标题后加括号注明器材,如《星轨》(索尼A7R4+16-35mm),这种做法适合技术交流场合,但在艺术展览中会分散注意力,曾有位新人将《荷塘月色》(f/8,30秒,ISO100)投稿参赛,评委反馈"参数应该留在EXIF信息里",如同烹饪时介绍菜名不需要附带灶具型号,关键还是作品本身的感染力。
问号能让开放式命题更生动
当作品包含未解之谜时,问号能激活观者的思考,谁偷走了广场的鸽子?》,比平铺直叙的标题多出侦探小说般的趣味,王庆松的《为什么要把爱情藏起来?》通过问号制造戏剧冲突,但要避免过度使用,连续五个作品都带问号会变成问卷调查,就像好的悬疑电影,关键情节才需要留下谜题。


 微风轻拂发丝
 微风轻拂发丝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