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圈是控制进光量的阀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拧开水龙头时,水流大小取决于阀门开合程度——这和光圈原理如出一辙,f/1.8的大光圈像完全拧开的阀门,能在弱光环境下吸收更多光线,同时让背景呈现奶油般虚化;而f/16的小光圈则像只留一条细缝,适合拍摄需要整体清晰的风景,但要注意,使用最大光圈时可能出现边缘画质下降,就像开足马力的水龙头反而会溅起水花,为什么专业摄影师常把光圈收缩两档使用?因为多数镜头在f/4-f/8时成像最扎实。
快门速度是时间的切片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用1/4000秒定格飞鸟振翅,还是用30秒记录车流光轨?快门就像控制时间厚度的闸门,高速快门能凝固瞬间,但需要充足光线配合,好比想快速切好蔬菜必须用力下刀;慢速快门虽能营造动态模糊,但三脚架成了必需品,如同熬汤时必须时刻盯着火候,遇到手持拍摄模糊的情况,不妨记住这个法则:安全快门速度=1/焦距,比如用50mm镜头时,最好不低于1/50秒。
ISO是感光元件的敏感度调节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提升ISO就像调亮手机屏幕,虽然能在暗处看清画面,但代价是出现噪点——这类似于用放大镜看老报纸,文字变清晰的同时纸张纹理也更明显,现代相机在ISO1600内通常能保持可用画质,但夜间拍摄时与其盲目拉高ISO,不如先尝试开大光圈或放慢快门,有个容易忽略的细节:某些相机在扩展ISO模式下会损失动态范围,就像过度美颜的照片丢失了皮肤质感。
白平衡是色彩的温度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清晨的阳光偏蓝,烛光偏黄,而相机需要知道什么是"正确的白色",自动白平衡就像经验丰富的咖啡师,能应付多数场景,但在混合光源下可能失灵——好比同时打开暖光灯和日光灯时,人眼也会觉得颜色怪异,手动设置5500K适合晴天,而2800K则对应钨丝灯环境,拍摄RAW格式时有个小技巧:后期可无损调整白平衡,就像给煮熟的鸡蛋重新调味的可能性。
对焦是视觉的锚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镜头在主体上来回"拉风箱"时,就像近视者眯眼找焦点,单次对焦适合静态主体,如同用签字笔标注重点;连续对焦则追踪运动物体,像用荧光笔划出移动轨迹,遇到纯色墙面难以对焦的情况,可以寻找边缘对比处,这类似于在光滑冰面上需要借助参照物保持平衡,微距摄影时要特别注意:景深可能比纸还薄,此时手动对焦反而比自动更可靠。


 花朵绽放笑颜
 花朵绽放笑颜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