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拍和摄影哪个贵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器材成本决定基础投入
一台专业单反配齐大三元镜头要3万起步,而跟拍常用的稳定器加微单可能2万内就能搞定,但别急着下结论——影棚里一支保富图闪光灯就抵得上三台运动相机,去年帮婚庆公司拍样片时,甲方临时要求加一组逆光人像,现场租用300mm定焦镜头单日租金800元,这笔开销算在谁头上?器材的隐性成本往往藏在细节里。
时间密度影响服务定价
婚礼跟拍12小时收费5000元看似昂贵,但换算成时薪还不如商业静物摄影,记得接第一单珠宝拍摄时,客户要求每件产品呈现三种光影效果,8小时实际只完成7组布光,这种"慢工出细活"的作业方式,就像煮高汤必须文火慢炖,快节奏的跟拍更像是猛火爆炒,单位时间产生的价值截然不同。
人力配置改变成本结构
你以为单人持机就是全部?某次楼盘开盘活动,甲方要求同时出15秒短视频和平面素材,最终我们派出摄影师+摄像师+灯光助理的三人小组,反观个人写真拍摄,虽然报价低30%,但化妆师和修图师的费用往往另算,这就像吃火锅,单点肥牛看似便宜,加上锅底调料可能比套餐更贵。
后期处理暗藏价格玄机
活动跟拍的2000张底片通常只调色不精修,但电商产品图每张都要处理瑕疵,有次接服装画册拍摄,客户坚持每件衣服必须修平所有褶皱,40套服装的修图成本直接超过拍摄费,这就好比同样的鳜鱼,清蒸只要10分钟,松鼠桂鱼却要半小时改刀——表面都是摄影,背后的工序天差地别。
意外风险需要成本兜底
去年台风天拍户外活动,三台设备进了雨水,维修费相当于白干两单,而影棚拍摄最贵的事故不过是打翻反光板,这种风险差异就像越野车和家用轿车的保养费,现在接户外单都会在合同里注明"极端天气附加费",毕竟谁也不想再体验用防雨布裹着机器拍摄的狼狈。


 MoonbeamGrace
 MoonbeamGrace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