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学摄影教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相机的基本操作需要掌握
刚拿到相机时,很多人会被密密麻麻的按键吓到,其实核心操作只有三个:快门、光圈、感光度,快门决定进光时间,光圈控制进光量,感光度调整传感器对光的敏感度,比如在傍晚拍摄时,如果画面太暗,可以降低快门速度到1/60秒,开大光圈至f/2.8,再适当提高ISO到800,但要注意,快门太慢会拍糊,光圈太大会让景深变浅,ISO太高则会产生噪点。
构图决定了照片的视觉重心
为什么有些照片看起来杂乱,而有些却能一眼抓住注意力?关键在于构图,最基础的“三分法”就能大幅提升画面平衡感——把主体放在横竖三分线的交点上,比如拍人像时,把眼睛放在上三分之一处;拍风景时,让地平线对齐下三分之一线,如果觉得画面单调,可以尝试对角线构图,比如让一条小路斜穿画面,引导视线深入照片。
光线是摄影的灵魂
中午的太阳为什么总把人拍得满脸阴影?因为硬光会形成强烈对比,相比之下,日出后或日落前的“黄金时刻”,光线柔和且带有暖调,更适合人像和风景,如果不得不在正午拍摄,可以寻找树荫或让模特背对太阳,用反光板补光,室内拍摄时,窗户光是天然柔光箱,让人物侧对窗户,面部会有自然的明暗过渡。
后期不是作弊而是完善
有人觉得修图等于造假,其实就像做菜需要调味一样,适当的后期能让照片更接近人眼所见,比如阴天拍的照片发灰,稍微增加对比度和饱和度就能还原景物的色彩;逆光拍摄的人脸太暗,提亮阴影部分就能找回细节,但要注意,过度修饰会让照片失去真实感,就像化妆太浓反而显得不自然,建议新手先从简单的曝光、白平衡调整开始尝试。
摄影就像学骑自行车,开始可能会摔几次,但只要掌握基础原理,多拍多调整,很快就能找到自己的节奏,你最近一次拍照时,遇到最棘手的问题是什么?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