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法构图让人物更鲜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把人物硬塞在画面正中间?这就像让客人坐在餐盘上吃饭——规矩但别扭,试试将人物眼睛放在横向三分线的上1/3处,脚下留出适当空间,拍摄街头艺人时,我故意将他布满皱纹的右手放在右竖三分线位置,左侧留出空荡的广场背景,观众视线会自然在人物与环境间游走,偏离中心不等于随意摆放,要让人物与背景元素形成视觉对话。
低机位拍摄能重塑人物气质
蹲下来拍摄不是单纯为了显腿长,当镜头低于被摄者腰部时,建筑工人安全帽上的反光条会突然变成金色光环,小朋友手里的棉花糖会膨胀得像云朵,有次拍舞蹈演员,趴在地上用16mm镜头仰拍,她扬起的裙摆填满整个画面上半部,原本普通的排练厅天花板在广角变形下竟成了哥特式穹顶,但要注意,过度仰拍可能让下巴变成“铲子”,试试让模特稍微低头平衡比例。
框架式构图给人物加“画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我们总不自觉地透过门窗偷看?因为框架天生能制造窥视感,老茶馆的雕花窗棂、地铁车厢的连接处拱门,都是现成的天然画框,曾让穿红裙的模特站在圆拱门廊下,砖石结构的弧形刚好“框住”她飘扬的裙角,远看像幅古典油画,但别贪心,如果同时出现铁艺栏杆、树影、窗格三重框架,画面会比缠满胶带的快递箱还杂乱。
斜线构图打破呆板站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让人物斜靠路灯杆时,你其实在画面里藏了条隐形的对角线,这条线能带着观众视线滑向人物眼睛——就像保龄球道引导球瓶的方向,拍摄穿风衣的商务人士时,让他把长伞斜搭在肩上,伞骨形成的斜线刚好指向远处雾中的金融大厦,但小心别让模特的鼻尖或手指戳破画面边缘,这些细节比漏气的自行车胎更破坏氛围。
俯拍机位能讲出故事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从三楼阳台俯拍庭院里喝茶的老人,茶具在画面里变成精巧的微缩模型,而老人花白的头顶反而成了视觉重心,这种视角像给观众发了个“上帝视角”体验卡,特别适合表现孤独感或渺小感,有次在樱花树下俯拍情侣,飘落的花瓣在他们头顶形成粉色漩涡,而两人紧握的手在画面最下方——这种构图比平拍更能暗示“被命运笼罩”的叙事感,记得避开双下巴死亡角度,让模特抬起下巴假装看飞鸟。


 Shine闪星
 Shine闪星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