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怎样快速掌握相机基础操作
刚摸到相机时,别急着按快门,先像学骑自行车那样,搞清楚刹车(快门)和脚踏板(光圈/ISO)的关系,比如在傍晚拍街景,发现画面太暗,就该调大光圈(f值调小)或提高ISO,而不是拼命按连拍,有个常见误区是以为“专业模式=好照片”,其实自动挡用熟了反而能帮你理解光线规律——试着用P档拍同一场景三次,观察相机自动匹配的参数组合,比死记硬背参数表更有效。
怎样用手机也能练出摄影眼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别被设备限制吓住,手机摄像头就是现成的训练工具,下次等公交时,试着用九宫格线对准电线杆:把它放在交叉点上,再观察画面平衡感,雨天拍水洼倒影时,蹲下让手机贴地拍摄,你会发现普通街道突然有了对称美,很多人抱怨“找不到拍摄主题”,其实厨房里的酱油瓶在侧光下都能变成静物大片——关键是要强迫自己每天拍20张废片,第三天你就会开始本能地避开杂乱的背景。
为什么说光线是比构图更急的功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见过太多人对着教程死记“三分法”,结果正午拍人像时满脸阴影,光线就像炒菜的火候:早晨的斜光能给树叶镶金边,阴天的漫反射适合拍婴儿柔嫩的皮肤,有个实战技巧:逆光拍树叶时,故意让镜头吃进少许眩光,透明感瞬间翻倍,遇到强烈顶光怎么办?找个树荫让人物站在明暗交界处,比硬用反光板自然得多。
后期修图到底该学多深才够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就像问“炒菜放多少盐合适”——取决于你想开餐馆还是喂饱自己,建议先用手机APP做三件事:拉直歪掉的地平线、微调曝光补偿、局部提亮眼神光,见过有人花三小时调星空片颜色,却忘了修正倾斜的帐篷,RAW格式不是万能药,就像新鲜食材也需要基础刀工,试着把同一张照片修出冷暖和复古两种风格,比盲目安装十款滤镜更有价值。
怎样避开新手最常见的心理陷阱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总有人问“为什么我拍的没有ins博主好看”,却不说对方可能拍了200次才选出一张,摄影像学游泳,呛水是必经之路,建议专门建个“成长相册”,把同一棵银杏树从春天拍到落叶,比追求“每日大片”实在得多,当你觉得相机太重不想带出门时,遛狗时随手拍的动态模糊,可能比精心摆拍的更有生命力。


 MoonbeamGrace
 MoonbeamGrace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