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位置决定视觉重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有些照片第一眼就能抓住注意力?关键在于主体的摆放,将人物放在画面正中央会显得庄重,适合证件照或对称构图;而放在三分线交叉点则更活泼,比如拍摄夕阳下的剪影时,让主体偏离中心能同时展现环境氛围,尝试对着窗户拍茶杯:放在窗框黄金分割点上,茶杯的轮廓与窗外景色自然形成层次,远比死板居中来得生动。
线条引导观众视线路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马路上的箭头能指路,照片里的线条同样能牵着观众眼睛走,拍摄老街时,利用青石板路的曲线将视线引向尽头的灯笼;仰拍高楼时,让建筑棱角形成的对角线刺破天空,但要注意矛盾——笔直的高速公路虽有力,若与画面边缘完全平行反而显得呆板,试着让线条轻微倾斜,像歪戴的棒球帽那样带点俏皮,画面瞬间就活了。
留白是无声的语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国画讲究"计白当黑",摄影亦是如此,给奔跑的孩子前方留出空白,观众能感受到动势;拍摄孤舟时,湖面留白越多,孤独感越强烈,但留白不是随便"留白",我曾见过新手拍飞鸟,鸟周围全是天空,结果鸟小得像粒芝麻,留白是呼吸感,不是浪费画面,就像聊天时的停顿,要恰到好处才有韵味。
前景为平面注入纵深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同样的雪山,有人拍得像明信片,有人拍得像纸片?差别常在前景,用沾露水的蛛网作前景拍日出,蛛丝折射的彩光立刻让画面有了层次,拍夜市摊位时,故意让虚化的糖葫芦串挡在镜头前,暖黄灯光透过冰糖形成的色块,比直接拍摊位更有烟火气,下次拍湖景别光顾着对焦远方,找片落叶漂在近处水面,二维照片就有了三维的欺骗性。
色彩对比制造视觉冲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穿红裙的姑娘站在绿草坪上为什么格外醒目?这是色彩在打架,拍摄水果摊时,故意把橙子放在蓝布上,饱和度会看起来更高,但要注意矛盾——阴天拍红墙绿叶可能灰蒙蒙的,不如改成红墙配灰瓦更有质感,就像做菜不能光放辣椒,酸甜苦辣搭配才有滋味,清晨拍市场时,等着穿黄色雨衣的商贩走到青色棚户前,那一刻的色彩碰撞比任何滤镜都强烈。


 Moon月光曲
 Moon月光曲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