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摄影技巧

摄影作品图片欣赏,光影之美,精选摄影作品赏析

光线如何塑造画面情绪清晨的侧光像一把软毛刷,轻轻扫过老城墙的纹理时,砖缝里的青苔会突然有了故事感,去年在徽州拍晨雾,5点守到7点才发现,真正的好光线只持续12分…

光线如何塑造画面情绪

光线如何塑造画面情绪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清晨的侧光像一把软毛刷,轻轻扫过老城墙的纹理时,砖缝里的青苔会突然有了故事感,去年在徽州拍晨雾,5点守到7点才发现,真正的好光线只持续12分钟——当太阳爬过马头墙的瞬间,暖黄光束与冷青雾气的碰撞,比任何滤镜都鲜活,逆光拍摄时,为什么模特的发丝会变成金线?其实这是光线在CCD上玩的魔术,角度低于15度时,头发这种半透明纤维就会变成天然柔光箱。

构图陷阱与视觉逃生口

构图陷阱与视觉逃生口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新手常把主体塞进九宫格交点就以为万事大吉,有次在茶卡盐湖,同行人对着倒影拍了半小时,回看才发现画面像被切开的月饼——上下完全对称反而死板,后来让前景的牦牛蹄印打破镜像,突然就有了呼吸感,引导线不该是绑架视眼的绳索,留白处要像老宅的天井,既框住流云,又放走飞鸟。

快门速度是时间的翻译器

快门速度是时间的翻译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拍瀑布时用1/1000秒凝固的水珠像玻璃渣,而1/4秒拍出的绸缎效果又太像糖浆,后来发现当快门接近水流速度的倒数时(约1/125秒),既能留住水滴形态又带动态模糊,这就像炒青菜,大火快炒会生,小火慢炖会烂,关键在找到菜梗纤维断裂的临界点,夜间车轨拍摄更要较劲,30秒曝光下,出租车顶灯画出的红线总比私家车黄线更醒目,因为人眼对585nm波长更敏感。

色彩冲突制造记忆点

色彩冲突制造记忆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江南的粉墙黛瓦配红叶本是俗套,直到看见渔夫穿着荧光橙救生衣划船经过,整个画面突然像被电击,这种故意制造的色彩对撞,类似小时候把跳跳糖含在热粥里,但要注意色块比例,去年在喀纳斯,有人执着于拍全白桦林,其实当画面出现1/8面积的赭石色断枝时,白色的纯净感反而被衬托得更锋利,就像煮白粥要放一粒红豆,不是为了吃它,是为了确认白的存在。

器材的边界在哪里

器材的边界在哪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用手机拍故宫角楼的老先生教会我一课:他踮脚把手机贴在琉璃瓦上当临时反光板,比我的全画幅单反拍的彩绘更鲜艳,镜头分辨率再高,也拍不出瓦当上雨水的重量感,有次在沙漠,同行人抱怨广角镜头畸变,却不知骆驼队恰好在变形最严重的边缘,反而有了穿越时空的拉伸感,CMOS尺寸之争就像比较菜刀重量,真正的好厨子用水果刀也能雕萝卜花。

本文源于网友整理,不代表爱摄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若作品存在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