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线决定了皮肤的质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人举着手机直接怼脸拍,结果发现毛孔粗得像橘子皮,问题出在哪?中午的顶光会在眼窝和鼻下投出骷髅般的阴影,而阴天下午四点的散射光却能自动磨皮,试试面对窗户45度侧站,让光线斜着抚过脸颊——颧骨的轮廓会突然立体起来,法令纹却消失了,光线不是越亮越好,浴室里的环形灯为什么受欢迎?因为它模拟了阴天云层的柔光效果。
手臂长度不是最佳拍摄距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伸直胳膊拍照容易产生鱼眼畸变,鼻子会被放大成匹诺曹,专业摄影师拍人像用85mm镜头不是没有道理,手机拍摄时至少保持0.6米距离,有个取巧办法:用三脚架固定手机后开启延时拍摄,退到1.2米左右的位置,这个距离下五官比例最接近肉眼所见,发际线也不会被广角拉扯成清朝人,如果背景杂乱,试着蹲下让天空成为天然背景布,比美颜软件的虚化真实十倍。
微表情比夸张pose更耐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网红们的牙疼式托腮动作看多了会腻?因为刻意摆拍会切断情绪流动,试着在按下快门前眨三次眼,最后一次睁开时瞳孔会自然放大;嘴唇微张时用舌尖轻抵上颚,能避免僵硬的双下巴,有个实验:连续拍二十张,前十九张做作摆造型,最后一张对着镜头突然笑骂"拍够了没"——往往最后那张眼神最生动,真实的不完美,比精致的假笑更有记忆点。
后期处理要保留皮肤纹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把磨皮强度拉到100%的照片,像被保鲜膜裹住的蜡像,高手都懂得分层修图:用修复画笔点掉痘痘后,要在新图层用低流量画笔恢复些毛孔,调色时别迷信冷白皮,亚洲人的肤色在HSL里动橙色明度+5、饱和度-3,比直接套滤镜自然得多,有个反常识技巧:适当保留眼下的细纹和锁骨阴影,这些"瑕疵"反而是辨识度的来源,就像做菜最后要撒葱花,修图也得留点人间烟火气。
背景元素要参与构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单纯的大头照像证件照,好的自拍应该让环境讲故事,咖啡杯沿刚好切到下巴位置,地铁车窗的反光叠在侧脸上,这些细节能让二维照片产生三维空间感,遇到色彩杂乱的情况,可以穿纯色衣服成为视觉锚点,或者故意让前景的树叶虚化成一抹色块,记住背景不是陪衬,试着把手机倒置拍摄,让天空占据三分之二画面,你会发现构图突然有了呼吸感。


 RaindropSparkle
 RaindropSparkle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