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光圈如何控制画面虚实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新手发现同样的场景,别人拍的主体清晰背景朦胧,自己的照片却像手机随手拍,问题出在光圈理解上——f/2.8的大光圈能让镜头像近视眼摘掉眼镜,只聚焦眼前人物;而f/11的小光圈则像戴上老花镜,连远处电线杆上的广告字都拍得清清楚楚,试着把相机调到Av档,用同一朵花做主体,分别用f/2.8和f/8拍摄,你会发现背景的栅栏在两张照片里呈现完全不同的存在感。
快门速度怎样冻结动态瞬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拍孩子奔跑总得到模糊残影?这就像用勺子接住喷泉的水滴,1/60秒的快门相当于平举的漏勺,而1/1000秒才是冻住水珠的玻璃板,上周有个学员拍宠物狗跳水,用1/500秒仍然拍到模糊的爪子,后来发现是相机防抖功能在作祟——就像穿着溜冰鞋接篮球,防抖系统在动态场景反而帮倒忙,拍运动物体时,快门分母至少要大于被摄体时速数值(比如自行车时速20公里就用1/250秒)。
白平衡设置如何改变照片情绪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清晨拍的海景像蒙了层蓝玻璃?检查白平衡是否被设为"钨丝灯"模式,这相当于给画面强行戴上墨镜,把朝阳的暖调过滤成了冷调,有个典型案例:学员在婚礼现场用自动白平衡拍香槟塔,结果金色酒液变成了不锈钢色,后来手动设置为5500K色温,画面立刻有了琥珀色的庆典感,下次遇到混合光源时,不妨对着白餐巾纸做自定义白平衡,就像给相机戴上矫正色盲的眼镜。
构图三分法真的万能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把主体放在九宫格交叉点就能出大片?这种说法就像说炒菜只要盐量准确就一定好吃,上周拍摄秋叶时,学员固执地把枫叶放在右下交叉点,结果左侧空白处露出半截垃圾桶,其实当背景有干扰物时,宁可违反三分法也要调整角度,就像整理房间时,重要的不是家具摆放多标准,而是客人视线最先落在哪里,特殊场景下,中央构图反而能制造压迫感——试试把暴雨前的乌云放在画面正中央。
为什么你的夜景照片总像打了马赛克
很多人以为提高ISO就能解决夜景问题,这就像用放大镜看报纸——字是亮了,但墨点也糊成一片,真正关键是把相机架在固定物上,用ISO400配合10秒长曝光,上周外滩拍摄时,学员发现即使ISO调到12800,照片依然充满彩色噪点,后来改用ISO400+三脚架,江面游船的灯光轨迹反而织出了丝绸质感,暗光环境就像在图书馆找书,与其扯着嗓子喊(高ISO),不如多花时间慢慢找(长曝光)。


 ButterflyWingFantasy
 ButterflyWingFantasy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