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适合人物的拍摄角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许多人举起相机就对着人脸正面直拍,结果总显得呆板,试试蹲下来仰拍,你会发现模特的腿部线条被拉长,整个画面突然有了张力,上周给邻居小孩拍作业时,他站在滑梯顶端,我趴在地上用广角镜头向上取景,阳光透过塑料滑道形成的光斑,意外让普通场景有了童话感,但要注意,仰拍会让下巴显宽,这时可以让模特稍微低头,用头发或道具自然遮挡。
光线怎样塑造人物立体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阴天拍的人像总像贴在背景纸上?观察清晨阳光斜射时的影子就明白了——立体感来自明暗交界,上周在公园拍舞蹈系学生,特意选下午四点逆光拍摄,她的发丝边缘镀上金边,而面部用反光板补光后,五官像被雕刻出来似的,有个小秘诀:树荫下的漏光比柔光箱更生动,阳光透过树叶在人脸上投下的光斑,比后期添加的光效真实十倍。
服装色彩如何与背景互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穿白裙子站在白墙前就像隐形人,这个错误我大三交作业时也犯过,后来发现红砖墙前穿墨绿色毛衣的学姐,整个画面突然活了过来,现在拍摄前会先让模特站在取景框里移动观察,像玩色彩配对游戏——柠檬黄外套配深灰楼梯,牛仔蓝衬衫配暖棕落叶,上次在旧货市场,穿碎花裙的模特站在剥落油漆的铁门前,那些褪色的蓝绿色块刚好呼应了她裙摆上的绣线。
动态瞬间比摆拍更有生命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精心设计的姿势总像橱窗模特?试着在模特转身时连拍吧,给学妹拍舞蹈作业时,我让她重复旋转动作七次,最终抓到她发梢扬起、裙摆展开成完美扇形的第12张,这种拍摄就像等地铁时突然看见彩虹——需要预判和运气,现在我会让拍摄对象自然活动:整理头发、翻书、系鞋带,当他们的注意力从镜头移开时,真实的情绪才会浮现在眼角眉梢。
后期处理要保留皮肤质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磨皮过度的照片像蜡像馆作品,这个问题在交作业时最明显,去年帮同学修图时,发现保留鼻梁高光处的细小毛孔反而更显年轻,现在用修复画笔就像用橡皮擦铅笔稿——只处理明显的瑕疵,那些笑起来的眼纹、晒斑的过渡阴影,都是时间的素描笔触,有个对比实验:把同一张图磨皮50%和90%放在一起,后者就像被漂白剂泡过的牛仔裤,颜色还在,灵魂没了。


 花朵绽放笑颜
 花朵绽放笑颜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