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光能塑造强烈的明暗对比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正午阳光透过玻璃窗直射进房间时,地板上会留下锐利的窗框影子——这就是典型的硬光,这种光线方向性强,阴影边缘像用尺子画出来似的清晰,拍摄金属器械或建筑细节时,摄影师常故意寻找这种光线,让齿轮的凹槽或砖墙的纹理像浮雕般凸现,但要注意控制光比,亮部容易过曝成死白,可以尝试用反光板给暗部补光,就像炒菜时太咸了加点糖平衡味道。
柔光擅长表现细腻的质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阴天时的自然光就像巨大的柔光箱,云层把太阳变成了朦胧的发光体,这种光线特别适合拍摄人像,模特皮肤上的毛孔和细纹会被柔化,就像隔着纱帘看风景,有次拍摄化妆品广告,我们在影棚用硫酸纸做了三层柔光罩,出来的产品照片连玻璃瓶身的磨砂颗粒都带着天鹅绒般的质感,但柔光也有副作用,画面容易缺乏立体感,这时候就需要用深色背景制造层次。
逆光能勾勒出梦幻的轮廓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太阳躲在模特身后时会发生有趣的现象:发丝会变成金线,树叶会透出翡翠般的光泽,这种光线像魔术师的剪影戏法,特别适合拍摄半透明物体,有次在湖边拍芦苇,逆光让绒毛状的芦花变成了燃烧的火焰,但新手常犯的错误是对着光源直接测光,导致主体黑成剪影,这时候要走近模特,用点测光锁定面部亮度,或者干脆开启HDR模式。
混合光能制造戏剧性的冲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婚礼现场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新娘站在舞台追光灯下,背景却是烛光的暖黄色,这种冷暖光线的碰撞就像咖啡配芝士蛋糕,意外地和谐,拍摄摇滚现场时,我常利用舞台的彩色射灯与应急灯的冷光制造冲突感,但要注意色温混乱会导致白平衡失灵,就像同时听两首不同节奏的歌,这时候可以手动设置K值,或者后期用蒙版分区调整。
侧光最适合强调物体的体积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早晨的阳光斜照在石膏像上时,那些凹凸的阴影会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立体感,这种光线像最苛刻的雕塑家,连陶器上0.1毫米的划痕都不放过,拍摄静物时,我会用45度角的条形柔光箱模拟这种效果,让红酒瓶的曲面反射出渐变的光斑,但单一侧光会让另一侧陷入黑暗,就像只照亮半个舞台的话剧,解决方法很简单:在另一侧摆块泡沫板,它就像声音反射板似的把光线悄悄送回去。


 沉醉清风怀抱
 沉醉清风怀抱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