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线决定了照片的质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同一部手机,别人拍的食物油润诱人,你的却像隔夜剩菜?问题往往出在光线上,侧光能突出纹理,比如拍摄牛排时,让光线从左侧45度角打过来,焦脆外皮和肉汁的层次瞬间就活了,逆光则适合透明物体,啤酒杯边缘的高光、冰块的通透感,全靠这个角度,正午的硬光会制造生硬阴影,不妨用纱帘或白纸柔化——就像给光线套了层磨砂滤镜。
构图是视觉的呼吸节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把主体怼在正中间,就像让人一直憋着气,试试三分法:想象画面被井字线分割,将咖啡杯放在右下交叉点,留出左侧蒸汽的上升空间,遇到对称场景时别犹豫,故宫的铜缸居中拍摄,对称带来的庄严感会自己说话,遇到杂乱背景怎么办?蹲下来用天空当画布,或者凑近到能看清花瓣露珠的距离,杂乱自然就被裁剪掉了。
后期不是造假而是显影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胶卷时代要在暗房控制显影时间,现在用滑动条也一样,调色温不是越暖越好,清晨拍的海鲜市场,偏蓝的冷调反而能突出生鲜感,拉高阴影细节时要注意分寸,就像熬汤时撒盐——把暗部提到能看清毛衣纹理就够了,再继续就会让画面泛白,局部调整才是精髓,给阴天的人像眼部加10%亮度,效果堪比反光板补光。
设备要为想法服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三脚架不只是防抖工具,拍瀑布时用它固定3秒长曝,水流就变成了丝绸;延时摄影时它更是关键帧的保险栓,手机党别急着买外接镜头,先用矿泉水瓶当折射镜试试创意光斑,微单的翻转屏也不是摆设,贴地拍摄蚂蚁视角时,你会感谢这块能旋转的屏幕,最贵的设备是观察力——发现消防栓反光形成的爱心光斑,比纠结镜头锐度重要得多。
修图要保留真实触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磨皮过度的人像像蜡像,保留些毛孔和细纹反而生动,用修复画笔点掉痘痘时,不妨留下两颗小雀斑当个人标识,调色别迷信预设,北欧风冷调适合街景,但火锅店的红油就该浓烈到溢出屏幕,锐化就像撒辣椒面,边缘加强15%足够让建筑线条立起来,加到50%只会让发丝变成钢丝。


 Moon月光曲
 Moon月光曲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