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作品简笔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光线是画面的铅笔线条
为什么有些照片看起来像用铅笔勾勒过?秘密藏在光线里,侧光拍摄时,物体边缘会形成明显的明暗交界线,就像素描中的排笔,尝试在清晨斜射光下拍摄静物,用硬光(如未加柔光罩的闪光灯)强化阴影,你会发现花瓣的褶皱、陶罐的弧度突然变得立体——这相当于用光线代替了素描中的2B铅笔,但要注意,过强的顶光会让阴影糊成一片,就像用力过猛的橡皮擦。  
构图是草稿的定位框
画家打草稿先画辅助线,摄影师也得学会"框内作画",遇到杂乱的街景时,想象自己用取景器画九宫格:把主体放在交叉点上,电线杆恰好沿垂直参考线延伸,远处招牌卡在黄金分割线——这和用铅笔定位人物五官比例异曲同工,有个反常识的技巧:当画面出现强烈斜线(如楼梯扶手)时,故意让它冲破构图线,反而能制造动态平衡,就像速写中故意保留的辅助笔触。  
色彩是后期的水彩涂层
RAW格式就像素描本上的铅笔稿,给你修改余地,降低饱和度到-20时,照片会呈现类似炭笔画的灰调;把橙色明度提高,人物皮肤立刻像被橡皮擦提亮,但别过度依赖"滤镜",真实的色彩过渡应该像水彩晕染——试着在Lightroom里单独调整蓝色色相,让天空从靛青渐变到群青,比直接套用预设更有手绘质感,高光加点暖黄,阴影补点冷蓝,这是画师在素描上罩染的古老技巧。  
虚化是留白的艺术
中国画讲究"计白当黑",摄影里的虚化也是同样道理,用f/1.8光圈拍茶馆窗棂,前景茶盏模糊成色块,远处人影融化在光斑中——这比全部拍清楚更像写意画,有个实验:对着雨夜橱窗对焦,让霓虹灯在玻璃反光中化成彩色圆点,你会发现失焦的混乱反而构成了简笔画的韵律,不过要当心,背景虚化过度会像橡皮擦掉了太多细节,失去叙事线索。  
快门是速写的笔触速度
为什么布列松的街头摄影像动态速写?1/250秒快门能凝固飞扬的衣角,但1/15秒拍摄旋转木马时,流动的光轨就成了炭笔的涂抹痕迹,下次拍流水时,试试用三脚架固定相机,让1秒曝光把瀑布拉成丝绸——这和快速素描中表现动态的潦草笔触完全一致,矛盾在于:有时候需要提高ISO来保证快门速度,但这会引入噪点,就像素描纸上的橡皮屑。


 Love爱之韵
 Love爱之韵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