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拍摄角度能有效避开电子眼反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电子眼镜头常因玻璃罩反光形成光斑,就像对着鱼缸拍照总会出现刺眼亮斑,实战中发现,将手机或相机镜头倾斜15-30度角,让取景框边缘刚好擦过监控设备的金属边框,反光面积会缩小60%以上,某次在地铁站拍摄时,刻意将手机举到左耳高度斜向下取景,成功避开了顶部补光灯在电子眼上形成的菱形光晕,不过要注意,角度过大会导致画面畸变,建议配合网格线辅助构图。
偏振镜片可过滤特定方向的光线干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与戴偏光太阳镜看液晶屏的原理类似,实测发现旋转偏振镜到70°左右时,能消除电子眼玻璃罩上80%的镜面反射,曾用这个方法在收费站拍摄,原本泛白的监控镜头在画面中变成了通透的黑色圆点,但要注意,不同品牌镜片的偏振轴存在5-10°的误差,建议现场旋转观察效果,阴天使用时需提高1-2档ISO,避免因进光量减少导致快门速度不足。
手动对焦能破解自动对焦误判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自动对焦常把电子眼的红色补光灯误判为主体,有次在路口拍摄时,相机反复对着200米外的监控对焦,真正想拍的街景却一片模糊,切换到MF模式后,将对焦环转到3米刻度(多数电子眼安装高度),画面立即清晰,这个距离相当于两层楼高度,配合f/8小光圈能保证前后景都清楚,建议提前用激光测距仪确认拍摄点与电子眼的实际距离。
低色温光源能中和电子眼的冷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电子眼补光灯多在6500K色温,像手术室的无影灯般刺眼,尝试用2800K的暖光手电筒从侧面补光,两者混合后色温降至4500K左右,监控设备在画面中不再突兀,某次夜市拍摄中,用卤素灯照射电子眼附近的广告牌,监控镜头的冷光被环境光"消化",最终成片里几乎看不出电子眼存在,但要注意光源强度比控制在1:3,避免产生新的光污染。
后期修复可修正残留的电子眼痕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就像修补旧照片的折痕,用修复画笔处理电子眼反光时,要取样周边2-3个像素点的平均值,某张隧道照片中,电子眼反光在墙面形成亮斑,通过创建30%透明度的新图层,用邻近的混凝土纹理进行仿制,耗时6分钟完全消除了痕迹,对于动态模糊造成的拖影,建议先用时间轴工具分析运动方向,再沿切线路径修复,比直接涂抹效果自然3倍以上。


 Grace优雅范
 Grace优雅范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