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技巧风景调色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清晨的光线更适合拍风景
清晨阳光角度低,光线柔和且带有暖色调,这时候拍摄山峦或水面,物体轮廓会被拉出细长的影子,云层也容易染上粉橙色,去年在黄山拍日出时,5:30的逆光让松树剪影与晨雾形成天然水墨画,后期只需微调对比度,注意避免直对太阳拍摄,否则天空会过曝失去层次,可以尝试用树叶或岩石作为前景遮挡强光。
如何用白平衡改变照片情绪
相机的"阴天模式"会让晚霞更浓烈,而"荧光灯预设"则能把黄昏变成科幻蓝调,去年在青海湖用5500K色温拍出的湖水像褪色明信片,但手动调到6500K后,湖面立刻泛起金属质感的冷光,有个小技巧:拍摄RAW格式保留原始数据,回家后在电脑上拖动色温滑块,能看到同一场景从北欧性冷淡风瞬间切换到东南亚度假感的魔幻变化。
为什么局部调色比全局更重要
见过太多把整张照片饱和度拉满的失败案例,像打翻的颜料罐,好的调色应该像化妆——给山体加深轮廓,替天空补点腮红,在漓江拍渔火时,单独选中暗部增加蓝紫色,亮部保留橙黄,这样明暗交界处会产生戏剧性的色彩碰撞,手机修图也能实现:用蒙版工具把远山和近处分区处理,远处加青雾感,近处增清晰度。
什么时候该打破常规色轮搭配
互补色理论说红配绿很丑?但深秋拍长城时,我故意强化枫叶的猩红与城墙的墨绿,反而有种残酷的美感,去年在沙漠遇到沙尘暴,索性把白平衡往品红偏移,得到类似火星表面的异星色调,关键要控制比例:让主色调占70%,冲突色作为点缀,就像川菜里的辣椒——适当提味,放多了就只剩疼痛。
怎样用HSL工具挽救废片
那次在雨崩村遇到阴天,原片灰得像没拧干的抹布,后来把橙色饱和度+15专门强化转经筒,蓝色明度-20压暗乌云,紫色色相+5让经幡更艳丽,HSL工具就像中药柜,每个颜色都有独立抽屉,特别提醒:调整青色滑块时要谨慎,这个颜色最容易出现数码感的塑料质地,如果发现树木出现荧光绿,说明已经越过了自然感的临界点。


 JasmineBreeze
 JasmineBreeze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