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自带相机够用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人打开手机第一反应就是找专业摄影APP,其实厂商预装的相机软件已经暗藏玄机,以华为的"大光圈"模式为例,它能通过算法模拟单反的浅景深效果,拍人像时发丝边缘的处理比某些第三方软件更自然,不过遇到逆光场景时,原生相机的动态范围往往捉襟见肘,这时候就需要手动开启HDR功能——注意不是所有手机都叫"HDR",小米的叫做"超级夜景",OPPO则标注为"逆光模式"。
专业模式是不是越复杂越好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打开Snapseed或Lightroom的专业模式,看到ISO、快门速度、白平衡这些参数就头大?其实就像学做菜不必先背分子式,拍清晨的露珠时,只需要记住两个关键:把ISO调到100避免噪点,快门速度控制在1/200秒以上防止手抖,上周帮邻居拍宠物,发现他用的ProCamera把所有参数都调成自动,拍出来的博美犬毛发像被漂白过——过度的自动化反而会丢失细节。
美颜软件会毁掉照片质感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用美图秀秀给女友拍完照,她总抱怨皮肤像塑料娃娃,问题出在"一键美颜"的暴力磨皮上,这就像用钢丝球擦玻璃,干净是干净了,但所有纹理都没了,实测发现保留质感的关键是:先把美颜强度调到30%以下,再用局部修饰工具单独处理痘痘,最近流行的"醒图"APP有个妙招,在妆容模块里添加假睫毛时,把透明度降到70%,这样既修饰缺陷又不会显得假。
为什么网红都用VSCO调色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咖啡店老板总问我,为什么同样的拿铁,别人拍出来就有"ins风"?观察了二十多个探店博主的手机,发现八成都在用VSCO,它的胶片滤镜不是简单的变色,而是模仿了富士胶卷的乳剂特性——比如A6滤镜会故意在暗部加青蓝色,就像老照片自然氧化的效果,但要注意,直接套用滤镜会让食物发灰,需要手动把阴影色调往橙色拉回5度,这和煮汤时最后撒盐提鲜是一个道理。
特殊场景需要专门APP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拍星空时发现手机相机完全抓瞎,这时候就得请出StarWalk这类专用工具,上个月在郊外实测,用普通模式拍银河只能得到黑屏,而NightCap相机通过堆栈算法,居然拍出了肉眼可见的星云,不过要注意,这类APP就像高压锅,虽然能快速出效果,但操作不当很容易"炸锅"——长时间曝光必须配合三脚架,否则画面会糊得像隔夜粥。


 微风轻拂发丝
 微风轻拂发丝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