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tp艺术人像摄影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光线决定了人像的立体感
很多人拍出来的脸像一张白纸,问题往往出在光线上,试试把主光源放在模特侧前方45度,你会发现鼻梁的阴影突然有了雕塑感,上周给舞蹈演员小林拍摄时,我用窗边的自然光配合反光板补阴影,她锁骨处的光影就像被精心雕刻过,硬光适合表现轮廓,柔光更适合展现皮肤质感——这就像做菜,爆炒和清蒸各有妙处。
焦距扭曲了真实比例
用24mm镜头怼脸拍,模特的鼻子会大得离谱,这可不是后期能轻易修正的,我习惯用85mm以上的中长焦,去年在胡同里拍老爷子,135mm镜头把他皱纹里的故事都压缩得恰到好处,有个误区要纠正:不是所有背景虚化都靠大光圈,焦距拉长时,站在五米外拍,即使用f/4也能获得奶油般化开的背景。
服装色彩会吃掉人脸
见过穿碎花裙的姑娘在花丛里消失吗?色彩冲突比你想的更致命,上个月商业拍摄,模特穿着荧光绿上衣,结果皮肤像蒙了层菜色,后来换成深酒红丝绒,立刻衬得她像古典油画里走出来的,有个笨办法很管用:拍摄前用手机预览模式调成黑白,如果明暗层次依然分明,这身搭配就成功了八成。
引导动作要打破惯性
"手放腰间"这种指令拍出来的都是证件照,我常让模特做连贯动作:撩头发到一半突然停住,或是转身时抓拍衣角扬起的瞬间,记得给儿童摄影时,让孩子追泡泡比喊"看镜头"自然一百倍,观察被拍者的习惯性小动作也很重要——有人无意识卷发梢的瞬间,往往藏着最真实的情绪。
后期处理不是万能橡皮
总有人觉得拍废了还能靠PS救回来,其实RAW格式就像生鲜食材,变质了再好的厨艺也白搭,去年修复过一张过曝的照片,高光细节像被太阳吃掉似的,怎么拉曲线都像蒙着雾,现在我的原则是:宁可欠曝一档也别过曝,就像煮汤总比炒焦了容易补救,皮肤处理也别迷信磨皮插件,局部用画笔减淡眼袋,比全脸模糊高级得多。


 诗意弥漫心间
 诗意弥漫心间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