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摄影当学徒要多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师傅领进门容易修行却难说
跟着影楼师傅打杂三个月,可能连测光表都没摸过,有位在婚纱店干了半年的学徒告诉我,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帮客人摆裙摆、递反光板,直到某天师傅突然让他试拍证件照——结果把人脸拍得比背景板还暗,这种"打杂式学习"就像学游泳只在岸上比划动作,真要下水还得靠自己扑腾,关键不在于跟师时长,而是能否抓住每次实战机会。
相机说明书比师傅更靠谱
见过太多人捧着几万块的设备问"怎么调光圈",其实答案就在他们扔在抽屉里的说明书里,有个玩摄影的朋友,硬是把尼康D850的五百页说明书啃了三遍,现在连维修师傅都找他讨论电路问题,这就像给你一辆法拉利却懒得看油表,反而到处问别人"油箱盖在哪",基础操作这类"肌肉记忆"的活儿,真没必要消耗师傅的耐心。
审美积累比快门次数更重要
去年帮某工作室筛简历,有个小伙子号称"按过快门十万次",但作品集里全是糖水片,反观另一位只拍了两年的大学生,因为每周坚持分析《国家地理》的构图,作品反而更有层次,就像天天炒土豆丝的人,手艺再熟也成不了米其林厨师,按快门的速度永远赶不上思考的速度,与其机械重复,不如每天花半小时研究大师作品的用光逻辑。
瓶颈期往往出现在第六个月
接触过上百个摄影学员后发现,多数人在半年左右会遭遇"看什么都像废片"的阶段,有位婚礼摄影师回忆,有段时间他拍的所有照片都像手机随手拍,直到师傅逼他用胶片机工作两周——每按一次快门都得肉疼36块钱的成本,这才重新找回对画面的敬畏心,这种"平台期"就像健身到一定阶段,肌肉不酸痛反而更要警惕。
(全文共计589字)


 Lucky幸运儿
 Lucky幸运儿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