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光圈如何控制画面虚实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新手拍人像时总抱怨背景杂乱,其实问题出在光圈设置上,比如上周在避暑山庄拍荷花,有位影友用f/16拍特写,结果荷叶茎秆全都清晰得抢镜,这就像煮面时水放太多——主料反而被淹没了,建议尝试f/2.8-f/5.6范围,像我们拍山庄模特的旗袍时,用f/4让红墙的纹理刚好虚化成色块,人物立马跳出来,但要注意,85mm以上长焦即使用f/8也能获得不错虚化,这和镜头特性有关。
快门速度怎样捕捉动态瞬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武烈河拍白鹭时常见两种失误:要么翅膀糊成一片,要么凝固得像标本,有个诀窍是观察主体运动方向——横向飞行的鸟用1/2000秒以上,而俯冲捕食时1/800秒就能拍出翅膀尖端动态模糊,这和炒菜颠勺同理,快翻需要更大力度,但慢动作反而能展现油花绽放的美感,上周在金山岭拍马拉松,我们发现1/500秒配合连续对焦,既能定格运动员表情,又保留发丝飘动的生命力。
白平衡设置如何还原真实色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普宁寺金顶在阴天拍出发青,是很多会员反馈过的问题,相机的自动白平衡常被大面积单色欺骗,就像戴着墨镜调颜料,建议拍摄前先找中性灰参照物,比如青砖墙或柏油路面手动校准,特殊场景可以反向利用这个特性——去年拍双塔山落日时,故意用荧光灯白平衡让晚霞紫得更加浓郁,记住晨昏时刻用阴影模式,雪景用阴天模式,这些细微调整比后期拉色温滑块自然得多。
构图线条怎样引导观众视线
磬锤峰的照片常犯"顶天立地"的毛病,其实山体轮廓本身就是天然引导线,试着把山脊线延伸到画面角落,就像用筷子夹菜时的运动轨迹,我们俱乐部最近在魁星楼实践三分法时发现,把斗拱飞檐的曲线放在下两格交汇点,既能展现古建细节,又留出晨雾流动的空间,遇到对称场景也别死板居中,像城隍庙的盘龙柱,稍微侧移机位就能让螺旋纹形成动态张力。
如何利用天气缺陷创造惊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上周暴雨后带会员拍二仙居,潮湿地面反而成了天然反光板,雾霾天别急着收相机,试着用长焦压缩空间——热河文庙的棂星门在能见度低时,会形成水墨画般的层次,这和炖肉时火候过了反而出胶质是一个道理,记得去年腊月零下20℃拍冰挂,电池续航骤减本是劣势,但低温让快门声变得清脆,反而帮我们精准抓取冰棱断裂的瞬间。


 Charm魅力者
 Charm魅力者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