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参数设置需要匹配拍摄场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新手习惯将光圈优先模式设为万能选项,但在拍摄飞鸟时就会暴露问题,上周帮学员分析一组模糊的翠鸟照片,发现他全程使用f/8小光圈,导致快门速度被迫降到1/200秒,这就像用自行车追高铁——参数组合根本追不上动态主体,建议拍摄运动物体时,先锁定1/1000秒以上的快门,再调整其他参数,必要时果断提升ISO,现场可以试拍后立即检查直方图右端是否溢出,这个细节比依赖自动曝光补偿更可靠。
RAW格式后期需要保留原始层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见过太多人把RAW当JPEG处理,直接暴力拉满对比度,去年修图大赛有个典型案例:参赛者把雾凇照片的黑色滑块拉到-30,雪地阴影顿时出现彩色噪点,这好比用钢丝球洗草莓,看似干净实则破坏质地,正确做法是在Lightroom里先用渐变滤镜分区调整,保留高光区域的冰晶质感,记住RAW真正的优势是16位色深,调色时要像叠透明水彩那样分层处理。
手动对焦在特定场景更精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自动对焦在婚礼跟拍时确实高效,但拍摄玻璃展柜里的文物就会失效,上个月博物馆拍摄中,自动对焦反复锁定在反光玻璃上,此时切换到手动对焦就像用筷子夹果冻——虽然慢但能精准控制,窍门是开启峰值对焦辅助,同时将相机设为实时取景模式,放大5-10倍查看细节,拍摄静物时不妨多花20秒精细调节,比后期锐化补救更有效。
三脚架使用要避免形式主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常见误区是认为上三脚架就万事大吉,有次夜景拍摄时发现学员的30秒长曝光全糊了——原来云台锁扣根本没拧紧,这就像把帐篷搭在流沙上,基础不牢再长时间也白费,真正稳定的操作顺序应该是:先收紧所有旋钮,再用手掌下压相机测试稳定性;遇到大风天气,可以在中轴挂钩挂上摄影包增重,记住三脚架不是仪式感道具,每个关节都需要物理确认。
镜头清洁需要区分污渍类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直接用衣服擦UV镜上的油渍是最糟糕的做法,去年清理一支24-70mm镜头时,发现前组镜片被擦出了螺旋状划痕,处理指纹要用镜头笔像画同心圆那样由外向内旋转清洁,而对付雨滴应该先用气吹把水珠震散,就像洗碗时不会用钢丝球刷红酒杯,清洁工具必须根据污渍特性选择,特别提醒:顽固霉斑必须送专业养护,自行处理可能损坏镀膜。


 Rain雨之灵
 Rain雨之灵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