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如何快速建立与模特的信任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刚接触新模特时,许多人会直接举起相机开始指挥动作——这就像第一次约会就要求对方配合摆拍结婚照,我曾遇到一位紧张的新人,手指绞着衣角根本放不开,这时不妨先花10分钟闲聊:问她平时喜欢什么风格的电影,最近单曲循环哪首歌,当她提到最爱宫崎骏动画时,我立刻调整了拍摄方案,用逆光营造《幽灵公主》般的森林光影,当相机成为共同创作的画板而非审视的工具,模特眼里的戒备自然就融化了。
多模特拍摄时怎样避免构图混乱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五个模特在镜头前像被撒出去的跳跳糖,这是某次时装片拍摄的灾难现场,后来我发现,把群体想象成合唱团就能解决:主唱需要C位和追光,伴唱则通过阶梯站位形成层次,具体操作时,先让所有人紧贴站成一列,从取景框里观察谁的脸部线条最适合前景,接着用f/2.8的大光圈把后排虚化成色块,突然某个模特耳环的反光会意外成为点睛之笔,混乱往往源于平均主义。
自然光下如何统一不同肤色的曝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古铜色皮肤和冷白皮模特站在同一片树荫下,相机测光表会彻底混乱,这就像用同一把刀切冻黄油和新鲜面包,我的笨办法是随身带18%灰卡,先让肤色最深的模特手持灰卡测基础值,再根据最浅肤色模特的颧骨高光微调,有次在洱海边,我让白皮模特站在阴影边缘,而小麦肤色的那位刚好接住穿过榕树叶的光斑,后期只需统一阴影的蓝色色偏,不同肤质反而成了最生动的调色盘。
连续拍摄时怎样保持模特状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拍到第三套造型时,模特的笑容开始像反复加热的隔夜披萨,有次我突发奇想,中场休息时拿出手机播放她们刚才的拍摄花絮,当看到自己在夕阳里甩头发的慢动作,所有人突然重新亢奋起来——人类对镜像的迷恋永远有效,另一个秘诀是准备"状态触发器":柑橘味的喷雾,某首特定前奏的歌曲,或是突然指着天空喊"看那只彩虹色的鸟",这些精心设计的意外,比重复说"再来一遍"管用十倍。
突发状况下如何快速调整拍摄方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暴雨浇灭外景灯那刻,12个做好湿发造型的模特齐刷刷看向我,这时要学爵士乐手即兴:我抓起透明浴帘让她们扯着当柔光罩,雨滴在塑料布上撞出的畸变光斑,反而比原定的伦勃朗光更有戏剧性,永远备着"Plan B清单"——反光板能当临时挡雨板,婚纱的裙撑可以改造成反光装置,有次化妆师迟到,我让模特们互相画对方的肖像,拍下的创作过程比成品更打动评委。


 Wind清风客
 Wind清风客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