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称构图营造视觉平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拍摄故宫太和殿时,将主体置于画面正中,两侧廊柱形成镜像对称,这种构图就像用圆规画出的完美弧线,强迫症患者看了都会舒坦,但对称真的只能死板居中吗?试着把对称轴偏移到三分线位置,比如拍摄湖面倒影时让实景占2/3空间,既保留对称美感又打破呆板,对称构图的灵魂在于寻找自然界中隐藏的轴线——老式木门的铜环、双人自行车的车把,甚至两片银杏叶的叶脉,都是现成的对称道具。
三分法打破画面僵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总感觉游客照平淡无奇?把人物死死钉在画面中央就像把鱼缸放在客厅正中间,看似稳妥实则无趣,下次拍海边落日时,试着将地平线压在上1/3网格线,留出2/3空间给翻涌的浪花;或者让模特的右眼落在右上交叉点,你会发现画面突然会呼吸了,不过要警惕教条主义——当拍摄沙漠中孤独的胡杨时,故意违反三分法将树干顶天立地,反而能强化生命的倔强。
引导线牵引观众视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铁轨、河流、城墙这些元素天生就是构图的好帮手,它们像看不见的绳索,拽着观众的目光往画面深处跑,拍摄江南小巷时,让青石板路的缝隙线从右下角斜穿至左上角,配合两侧白墙黛瓦,能形成天然的视觉通道,但引导线用过头会怎样?想象把十根电线杆同时指向主体,画面就成了刺猬,这时候需要做减法,只保留最具韵律感的曲线,就像小提琴独奏比交响乐更容易听清主旋律。
负空间制造想象留白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给照片留白不是偷懒,而是像中国画里的云雾,留给观众填空的乐趣,拍摄单枝樱花时,故意让花朵只占左下角1/10面积,其余大面积留白反而让花瓣的娇嫩被放大十倍,这种手法特别适合表现孤独感——雪地里的一串脚印,天空中的一只风筝,关键要控制好负空间的质感,纯色背景容易显假,试试用毛玻璃般的虚化光斑或纺织物的细腻纹理当画布,既干净又不失温度。
框架构图偷取立体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透过拱门拍教堂,利用窗棂拍竹林,这种"画中画"的玩法能让二维照片长出第三个维度,去年在平遥古城,我蹲在票号的门槛后,用褪色的朱漆门框当前景,框住天井里晾晒的蓝印花布,门框的陈旧与布匹的鲜活立刻形成时空对话,但要注意框架比例——就像相框太宽会抢了画作的风头,前景框架超过画面1/5就会变成牢笼,下次拍秋叶时,不妨捡片枫叶卷成取景器,你会收获意想不到的层次感。


 Magic魔法梦
 Magic魔法梦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