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摄影技巧

大学摄影的专业,探索大学摄影专业的艺术与技术,从基础到专业的全面指南

大学摄影专业如何选择合适的光圈许多刚摸相机的新生会盯着f/1.8大光圈不放,但拍集体照时总有人脸发虚,这就像用汤勺舀火锅——不是勺越大越好,得看捞什么料,拍摄五…

大学摄影专业如何选择合适的光圈

大学摄影专业如何选择合适的光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许多刚摸相机的新生会盯着f/1.8大光圈不放,但拍集体照时总有人脸发虚,这就像用汤勺舀火锅——不是勺越大越好,得看捞什么料,拍摄五人以上的小组作业时,不妨试试f/5.6到f/8,像教室日光灯管排列那样,让前后排同学都落在清晰范围内,遇到逆光拍毕业礼服照,收两档光圈还能缓解镜头炫光,比后期狂拉阴影自然得多。

快门速度怎样影响校园动态拍摄

运动会上拍百米冲刺,1/1000秒能冻住飞溅的塑胶颗粒,但用同样的参数拍社团舞蹈排练,裙摆会僵硬得像被胶水固定,有个土办法:把快门速度调成焦距的倒数,比如200mm镜头就用1/200秒,这样手持拍摄时既能避免手抖,又能保留绸缎飘动的柔软轨迹,雨天拍窗边读书的同学时,故意降到1/60秒,让雨滴拉成银丝帘幕,画面顿时有了文学院的诗意。

构图法则在纪实摄影中的灵活运用

构图法则在纪实摄影中的灵活运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教授总强调三分法,但拍食堂阿姨打饭时,故意把餐勺卡在画面正中央,油腻的不锈钢反光反而成了视觉锚点,拍图书馆书架可以套用重复线条,但若遇到阳光穿过百叶窗,就让光斑切碎严谨的构图——就像突然打断课堂的蝉鸣,这种"破坏"恰恰激活了画面,引导线未必是实体,十几个学生手机屏幕的冷光,也能在夜自习照片里织出隐形的路径。

白平衡设置如何传递情绪温度

白平衡设置如何传递情绪温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自动白平衡拍实验室器材很准,但记录社团夜谈时,偏冷的5500K会让泡面蒸汽看起来像干冰,试着调到3800K,暖黄灯光立刻裹住所有人,连眼镜反光都带着蜂蜜质感,有个反其道而行的案例:拍凌晨赶论文的电脑屏幕,故意保留惨白的色温,搭配桌角结霜似的咖啡杯,比任何滤镜都能传达Deadline的压迫感,记住色温数值不是温度计,而是情绪开关。

手机摄影如何辅助专业训练

手机摄影如何辅助专业训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总有人说手机拍不出景深,但蹲在篮球场边用2x模式拍运球,沥青地面的热浪扭曲反而比单反更生动,手机镜头天生的畸变在拍教学楼长廊时,能把本来的平行线压成隧道般的透视,这种"缺陷"恰巧强调了建筑的压迫感,最实用的是用手机九宫格辅助线练习构图,每天拍十张不同角度的楼梯间,三个月后举起取景器时,你的眼睛已经自动生成了辅助线。

本文源于网友整理,不代表爱摄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若作品存在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