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摄影技巧

摄影的三大元素,掌握摄影的三大核心元素,光线、构图与主题

光线是摄影的画笔为什么同一场景早晨拍出来温柔,中午却显得生硬?光线的角度和强度直接塑造了画面的情绪,侧光能突出纹理,比如拍摄粗糙的砖墙时,斜射的阳光会让每道缝隙…

光线是摄影的画笔

光线是摄影的画笔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同一场景早晨拍出来温柔,中午却显得生硬?光线的角度和强度直接塑造了画面的情绪,侧光能突出纹理,比如拍摄粗糙的砖墙时,斜射的阳光会让每道缝隙投下阴影;而正午的顶光适合表现现代建筑的几何切割感,但拍人像就会在眼窝留下难看的黑影,记住阴天就像巨大的柔光箱,适合拍肤色均匀的肖像,而日出前半小时的蓝调时刻,则是城市夜景的黄金期。

构图决定视觉动线

构图决定视觉动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把主体放在正中间为什么常常显得呆板?人的视线会本能跟随线条移动,利用道路、河流形成的引导线,能让观众目光自然滑向远处的雪山;拍摄咖啡馆时,故意让窗框切割画面形成框架构图,既突出吧台又增加层次感,三分法则是老生常谈,但打破它需要底气——当你要表现孤独感时,把一棵树放在画面边缘,留出大面积的空白反而更有力量。

快门速度冻结或模糊时间

快门速度冻结或模糊时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拍瀑布该用1/1000秒还是1/4秒?高速快门能凝固飞鸟展翅的瞬间,但慢门会让水流变成丝绸,手持拍摄时有个矛盾:想拍清楚就得提高快门速度,但这样会牺牲进光量,解决办法是寻找支撑点,比如把相机抵在树干上,用1/30秒拍摄溪流,既保证不虚又能获得动态模糊,运动会上跟拍赛跑选手,用1/250秒配合摇拍技法,背景拉出的斜线比单纯冻结动作更有速度感。

色彩是隐形的情绪开关

色彩是隐形的情绪开关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冷色调适合科幻片,暖色调适合怀旧风?色温5600K的白光下拍食物会显得惨白,调到3200K立刻有了热气腾腾的错觉,对比色运用要克制——红绿撞色用得好是圣诞氛围,用不好就成了交通信号灯,雨天拍街景时注意寻找互补色,比如黄色雨衣在灰蓝色调中跳出来,比晴天饱和度过高的画面更耐看,后期调色时,把高光往青蓝色推,阴影带点橙棕,电影感就出来了。

景深控制观众的注意力

景深控制观众的注意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手机虚化总像贴上去的塑料片?真正的大光圈镜头虚化是有过渡层次的,拍宠物时用f/1.8对准眼睛,鼻尖到耳朵逐渐模糊的渐变,比手机算法粗暴的虚化真实得多,集体照要收光圈到f/8保证人人清晰,但单独拍手部特写时,f/2.8能让婚戒在模糊的捧花前闪闪发光,记住背景离主体越远虚化越明显,与其死磕大光圈,不如让人物站得离背景远些。

本文源于网友整理,不代表爱摄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若作品存在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