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摄影杂志怎么投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了解杂志风格与栏目需求
每本摄影杂志都有独特的审美倾向,就像不同餐厅对食材的处理方式截然不同。《中国摄影》偏爱具有社会深度的纪实作品,《大众摄影》则更注重技术表现力,建议先购买3期目标杂志,用红笔圈出编辑偏好的构图特点——你会发现《人像摄影》的封面作品永远保留眼神光细节,而《国家地理》中文版则坚持地平线必须绝对水平,最近有位广州摄影师投稿城市建筑题材时,特意模仿了杂志往期采用的仰拍45度视角,最终成功入选。
准备符合印刷标准的作品文件
当编辑收到300dpi的TIFF文件和72dpi的JPG文件时,其差别就像比较新鲜牛排和冷冻肉丸,专业杂志要求300dpi以上分辨率,建议用Lightroom导出时选择"限制文件大小"功能防止失误,有个典型案例:某摄影师用无人机拍摄的雪山作品,在电脑屏幕上看层次丰富,但印刷后暗部出现死黑——这是因为未使用Adobe RGB色域导出,记住要像准备展览作品那样处理投稿文件,在PS里额外建立印刷校样视图检查效果。
撰写有故事性的图片说明
冰冷的EXIF参数就像没有配料表的罐头,编辑更想知道镜头背后的温度,为每张照片撰写50-150字的创作手记,这张窑洞人像使用28mm镜头贴近拍摄,特意保留门框上的春联残迹,表现留守老人与时光对抗的意象",去年有位山西摄影师投稿时,附上了被摄者手写感谢信的扫描件,这种人文细节让作品从众多投稿中脱颖而出,切忌使用"这张照片表达了深刻内涵"之类的空话,要像解说纪录片那样呈现具体细节。
选择正确的投稿渠道
现在多数杂志都开通了在线投稿系统,但处理方式各有玄机。《中国摄影》官网的投稿入口藏在"读者服务"二级菜单里,像故意设置的寻宝游戏;有些杂志编辑的私人工作邮箱反而比公开邮箱响应更快,有个实用技巧:在微博搜索"杂志名+投稿",经常能找到小编透露的最新审稿周期,特别注意避开节假日前后投稿,编辑们处理积压邮件时就像春运车站的安检员,容易错过优秀作品,纸质投稿记得在包裹醒目处用红笔注明"投稿稿件",避免被当作普通快递处理。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